研究员|李慧君 编辑|曹杰军
回归本源、重整出发,2022中融信托在下行压力中寻找到新的增长点。
1月14日,经纬纺机披露了旗下控股子公司中融信托2022年度财务报告。2022年,中融信托实现营业总收入50.57亿元,归母净利润10.57亿元(未经审计),收入规模在已披露信托公司中位居第二。
(相关资料图)
行业整体承压
2022年,信托公司发展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受新冠疫情反复、市场环境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行业经营业绩整体下滑。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布数据,截至2022年三季度,行业累计实现收入673.52亿元,同比下降22.82%;利润383.01亿元,同比下降31.21%。且信托行业的主要指标受外部经济环境和监管政策影响较大,叠加目前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处境可以说是在困难中求生存、逆境中求发展。
在当前大环境下,目前信托行业已有超过半数公司披露2022年度财务报表,而中融信托在其中暂居第二。
从财务报表具体披露数据来看,收入方面,2022全年,中融信托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0.16亿元;实现利息净收入4263.83万元;实现投资收益7.31亿元;其他收益1408.37万元。
其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40.16亿元,与此前相比未有增长。一方面,这与大环境趋势下资产规模整体下调有关;另一方面,这也是中融信托顺应监管趋势,对传统融资类业务主动进行了压降。
同年,中融信托的投资收入就能够与上年基本持平,并没有太大降幅。
前几日的2023年度工作会议上,中融信托总裁张东称:“2022年公司各项经营管理工作均有序开展,持续推动转型发展和合规管理,经营业绩基本符合预期,极大程度地提振了公司转型发展的信心。”
创新稳步推进
业务方面,虽然尚处在转型过渡期,中融信托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
2022年,中融信托以回归本源、服务实体和人民群众为核心,推动业务转型发展,全年累计发行规模超过4000亿元。
“非标转标”作为近年来行业内转型的大势所趋,更是信托公司转型的重点。这一年中融信托的标准化证券投资产品规模增加超过200%。
在与中融财富端进行的联动中,还推出了各类标品信托业务,涵盖阳光私募、货币型、纯债型、券商收益凭证、TOF等多种产品类型,其中证券投资规模突破150亿元大关。
此外,中融信托重点投入股权投资类业务、资本市场投资业务及服务信托业务等领域的转型和创新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消费金融方面,中融信托先后与京东科技、度小满、蚂蚁集团、腾讯金科等十多家知名机构进行合作,为超过3800万个人客户提供小额信贷、1万多家小微电商户提供小额经营贷服务。
在家族信托领域,中融信托是国内业界的先行者,得益于财富管理体系及客户基础,截至2022年底,中融家族办公室主动管理规模近200亿,稳居行业前列。并创新开拓了机构委托人模式、多委托人模式、双受托人模式以及“家族信托+慈善信托”模式。
多个业务得以顺利推进,公司的财富管理能力显然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外,中融信托发起增资,注册资本增至146.68亿元,进一步增强了自身资本实力。
转型关键之年
2022年已经收官,转眼2023年就拉开了帷幕。且不管从监管趋势还是经济环境来看,2023年将更加关键。
根据《2022年3季度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显示,截至2022年3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余额为21.07万亿元,同比增加0.63万亿元,增幅为3.08%,已经开始止损企稳。这样看来,行业似乎已经完成筑底,开始回暖。
在整理2022年业绩的同时,中融信托也积极表示,2023年将是转型的关键时期。
“新的业务分类给了信托公司三年的过渡期,公司需要集中优势力量解决关键问题,抓住历史机遇快速打开局面。”中融信托的董事长刘洋主张,接下来的一年要在业务拓展方面采取主动进攻态势,在业务转型上积极放量,呈现向前发展的良好状态,可见信心十足。
银保监会在2023年工作会议中称,信托业转型发展形成较好态势;目前业内人士普遍也都对新的一年信托行业发展寄予厚望。
目前经济环境已经逐步回暖,虽然信托传统业务受到压降,但随着业务转型的顺利推进,中融信托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ID:bluechip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