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德国、意大利、芬兰等欧洲国家,带回了500多万美元的订单”“外贸订单有望实现300万美元,增长40%以上”……2022年12月,疫情防控政策刚刚优化调整,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的多家企业就率先出发,奔赴欧洲、东南亚、中东地区,抢回了一笔笔大单,拉开了博望全力“拼”经济的序幕。
重点项目建设工地上,工程车来回穿梭,建设者们抢工期、赶进度;产业园区车间里,生产线欢快运转,发货车辆川流不息;色彩斑斓的乡村、高楼林立的城区,奏出幸福生活的和谐之歌……从走南闯北卖机床,到自力更生创实业,这股拼劲、韧劲早就融入博望人的血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筑巢引凤积蓄发展动能
车间内一块块冒着热气的铝锭在降温区域降温,一派繁忙;车间外一辆辆大卡车等在门口,铝锭温度一降下来,马上就被拉走……自从投产后,顺博合金新材料产业基地每天都在赶订单。
顺博合金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由重庆顺博铝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70亿元,分三期实施。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300亿元,年新增税收15亿元以上。项目于2021年5月签约落户,2022年年初开工,11月首批铝锭正式下线,比正常建设周期提前了3个月。
从项目正式开工到首批产品下线,仅用时10个月。在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同时,顺博合金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还带动了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博望龙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项目、爱柯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博望瑞通新能源汽车变速器箱体研发生产项目纷纷落户博望。
项目建设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在博望各个园区,一个个制造业大项目、新项目拔地而起,撑起了博望制造业的钢筋铁骨。2022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6个、总投资260亿元,实现百亿级项目招引历史性突破;28个项目开工建设,15个项目全面提速,18个项目竣工投产,107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0亿元,成功跻身省级装备产业特色发展县区,全年新开工制造业项目投资增速达425%,跃居全省县区第二……一串串数字、一个个项目,成为博望区上下坚定信心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的有力注脚。从铺开蓝图到落地行动,再到集聚成势,项目建设势头迅猛。
昨天的成绩是今天的起点。2023年,博望区将针对产业特色、产业现状、产业趋势和区位优势,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拉长产业链、构建生态圈,将坚定不移实施“5246”行动计划,即用5年时间,聚焦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两大产业融合发展,招引培育40个重大产业项目,着力打造产值规模达600亿元的“两新”产业集群,进而向千亿产业目标冲刺。
产业提升赋能制造业倍增
在位于博望区新市镇的1号双创园里,生产线的机器轰鸣声与企业入驻的装修声交织在一起,合奏出一首激荡人心的奋进曲。“2022年11月底一入驻,生产线就转起来了,订单已经排到了今年3月份。”园区首家入驻企业——马鞍山市朗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压铸生产科科长卢普灿介绍。
存量优质企业要升级,新招引的企业要落户,有限的土地资源怎样才能发挥最大效益?博望区给出的答案是,实施产业重塑行动。博望区建设了总占地面积1026亩、建筑面积约89万平方米的十大产业园区,既遴选一批优质具有发展潜力的存量企业入驻,推动其转型发展,又招引一批重点企业,培育壮大产业优势。
“企业不是想入驻就能入驻的,过了门槛才行。”博望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工作人员张韬介绍,入驻园区的企业,在满足环评、能评等条件外,最重要的“硬杠”是亩均效益。“腾挪企业”投产后第一年纳税不低于5万元/亩,第二年不低于10万元/亩,第三年起不低于15万元/亩;其他入园企业投产后第一年纳税不低于10万元/亩,第二年不低于15万元/亩,第三年起不低于20万元/亩。通过产业重塑行动后,入园企业亩均税收将超过20万元,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也将突破20万元。
一亩地收入多少,不仅取决于土地的优劣,还取决于自身投入。博望区用“智造”来提高土地“收成”,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通过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研发赋值、管理增效等不同路径,提升“亩均效益”,按下了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2023年,博望区将继续深入实施亩均效益、铸造产能、能耗等综合评价,加快资源要素向园区集中,力争首批小微产业园投入运营,适时启动新一轮特色产业园区谋划建设,分类遴选优质企业入园集聚。
营商环境优化加速经济回暖
“没有一点点水土不服,所有申报专职秘书都会提前告诉我们该怎么做,去哪个部门,所有程序我们都是一次性完成,这才保障了项目的施工进度。”恒精新能源智能装备研发制造服务基地项目行政总监王健说道。
恒精新能源智能装备研发制造服务基地项目由上海恒精感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一期总投资5.5亿元,将年产500万套刹车系统零部件。二期总投资14.5亿元,将建设年产1000万件制动盘生产厂房、总部办公楼及表面处理研发中心、精品钢材材料处理加工基地。
“正在加班加点施工,春节前完成了厂房验收准备工作,计划3月份投产。”提及项目建设进度,项目副总经理易亮话语中透出满满的自豪,2022年1月份拿地,4月份开工,不到一年时间就能投产,这样的建设速度为企业发展赢得了先机。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投资兴业的洼地,也是推进项目建设的沃土。“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难点,下大力气补齐资金、用工、土地等短板,全力服务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博望区发改委主任张琴琴介绍。
一份份项目进度表上画着红旗、黄旗,这是博望区的“红黄旗”项目点评机制,按时序进度完成的插上红旗,进度落后的插上黄旗。
“红黄旗”机制将压力传递给项目包保人,督促他们改进服务方式,延伸服务领域,形成比签约、比开工、比投产的“比学赶超”氛围。一年下来,进度表上红旗越来越多,黄旗越来越少。
营商环境没有最优,只有更优。2023年,博望区还将聚焦营商环境优化,完善红黄旗督导推进机制,持续深化“七未”项目攻坚,从项目线索、签约到项目开工、投产,一揽子会商解决堵点难点问题,力争项目开工率、竣工率和达产率居全市前列。同时,博望区还将系统集成推进“放管服”改革,健全完善企业走访调研和问题解决机制,力争全年第三方调查市场主体满意度高于95%,70%以上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居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