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创新药企特别是初创企业为了平稳过冬,实现“高筑墙广积粮”的目标,不得不对市场进行充分地分析、研判,调整公司的战略布局,以期行稳致远。
(相关资料图)
记者季媛媛上海报道“只要我们一如既往地往前推进项目,提升研发能力和整体企业实力,自然会得到市场认可。而整体大环境终将有回暖的一天,太阳总是新的。”近日有创新药企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生物医药从自身的属性来看,就是一个存在风险的行业,一直以来,生物医药市场的布局逻辑并未改变。面对当前生物医药市场困局,走出差异化道路至关重要。
如此,企业真能在寒冬、雪夜之后,迎接新一天的朝阳?企业家们究竟该如何储备“子弹”,走出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平稳过冬?一系列的问题备受关注。针对这一问题,在当下,在多重不确定因素叠加影响下,生物医药投融资市场降温明显,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回暖”迹象尚未出现,明年甚至会比今年更难、市场“更冷”。
实际上,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后,全球资本加大了对生物科技公司的关注和投入,伴随中国18A,科创板对未盈利生物医药公司的放开,中国生物科技公司经历了一轮快速发展。2022年,随着内外部环境的改变,持续胶着的地缘政治,以及国内频频出现的局部疫情带来的经济影响,整个投融资市场缺乏信心而处于观望状态,生物医药行业在I、II级市场都出现了急转直下的局面。
本土创新药企特别是初创企业为了平稳过冬,实现“高筑墙广积粮”的目标,不得不对市场进行充分地分析、研判,调整公司的战略布局,以期行稳致远。
寒冬已至
受到资本对创新药企的价值期待降低,医药行业的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相继降温,创新药企募集资金难度加大,生存呈压。
三迭纪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成森平在“第十届华兴资本医疗与生命科技领袖峰会—创新药圆桌论坛”上,谈及对于“创新难”这一关键词的理解时指出,可以从三方面来看:
一是募资难。募资难是因为估值重塑,在新一轮的估值重塑中,出现劣币出局但是也中伤了良币的现象。钱的问题还是要靠“钱”来解决,过去不少公司用扩大投入的方式取得比较快速增长,现在需要以开源节流的方式以期取得公司高质的增长。
二是全球业务开展难。“走出去”是这个时代中国创新医药企业的优选项,但受到疫情的影响,不少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布局受限。如此,需要思考未来全球化的布局受需要以区域化作为手段。同时,创新国际化的紧迫感还来自将来国际化的业务要发生做法上的变化,需要更多区域化的人才进行区域化的运营。
三是当下时机创业难。在当下市场大环境下,创业者以及在创业公司多多少少都有些迷茫,在这样的迷茫中,如何能够让大家有凝聚力,也成为现在摆在创业者面前的难题。
礼新医药创始人兼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秦莹在上述论坛上介绍,疫情刚开始时不少员工开始离职,这也是由于创新药研发耗时耗力,作为创新药企的管理层需要采取更多的方法做员工培训,抓紧时间把人员稳定。“创新研发确实是漫长的路程,而想要行稳致远,人才是根本。”
据KPMG白皮书数据,从时间上来看,一款新药从化合物的筛选到通过临床前研究确定最终研发的化合物,往往需要花费3-6年的时间。接着,药品进行Ⅰ期、Ⅱ期、Ⅲ期临床试验,这一程总共需要花费6-7年时间。如果临床研究结果良好,申请上市,审批过程往往也需要0.5-2年的时间。从新药立项到最终上市,一款创新药的平均周期待往在8-10年。
而从研发投入来看,临床研究阶段是在创新药研发周期中消耗资金最多的一个阶段。以肿瘤领域的创新药物研发为例,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从Ⅰ期到Ⅲ期临床试验,研发的平均成本高达26亿美元。而近些年来,创新药的平均研发成本又有着非常显著的上涨趋势。在当前的创新药研发环境下,创新的的研发投入无疑是巨大的。
这一问题也备受爱科百发首席运营官袁海卿困扰。袁海卿提到,一家公司人才和团队非常重要,资本寒冬或多或少会影响到人才及团队的稳定性。“我们需要吸引的人才可能来自全世界,在资本寒冬之下,这可能是一个挑战,但是也可能是一个机遇。另外,所有的企业需要整合管线,在资本寒冬之下,资金收缩短则1到2年,长则3到5年,在这个过程中,适合的人才和团队至关重要。”
眼下,创新成为本土创新药企特别时初创生物医药企业最基础的命脉,在创新的基础上,企业需要兼顾质量和速度之间的平衡。新药研发好比马拉松长跑,弯道超车基本不可能,每一步踏踏实实,从起点到终点,这条路充满荆棘。
策略调整
资本收缩、同质化加剧、人才流失等挑战接踵而来,也迫使创新企业不得不调整公司的战略布局。
原启生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焕凤在上述论坛上介绍,针对当下的形势,创新药企需要从策略上进行一定的调整和安排。具体而言:
一是,把一些不那么迫切的项目放慢一点,集中精力做优势项目开发,为解决未来产品成本带来的一些压力,公司投入力量在通用产品开发上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未来长远来看,肯定要降低细胞治疗产品的成本,因为只有疗效好成本低,产品才会有市场。
二是,要考虑未来在资本环境下,聚焦有自主专利、有信心和底气的产品,要考虑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市场布局发展,融入双循环。公司现在考虑血液病的产品,也就是ASCO发布数据的产品,按美国注册流程申报美国的注册临床研究,后续其他产品,也会先在中国申报获批,之后也会安排美国注册临床的申报。
三是,从策略上来看,一方面,立足于努力推进中美申报和临床开发;另一方面,在基于产品具有一定的价值,临床数据可观,在全球化市场具有合作伙伴的基础上,要搭建团队支持美国早期的临床研究,病积极探索和Big Pharma合作开发的可行性。
“作为一个中国初创公司,创新的本质还是要做好的产品,一定要一步步扎扎实实去做研发。我们计划年底能够锁定CDMO公司,明年一季度可以在美国申报IND。”杨焕凤说。
在扎实做研究方面,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推动中国创新-最佳国际实践”提出9条具体建议,其中要点包括:加强基础科研研究和投入。美国NIH和NSF负责60%的年科学基础研究经费的拨款。对比2017年OECD国家17%的R&D投入在基础科研研究中,而我国不到5%。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科医院淋巴瘤诊疗中心主任邱录贵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任何事物都要有基础,没有基础最终走不远。我们从模仿、跟踪到出现一般的创新,也就是Me-too是必然经过的一个过程,所以,当下也不要去否认这样一个过程的存在。至于原始创新,需要国家大量的在基础研究领域的长期的投入,要有非常好的创新性的环境,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产生原始创新。
“现在生物制药领域真正的原始创新,约80%-90%都来源于美国,这也是由于美国在基础研究领域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投入,不仅是人才的培养,还有整个体系的建设。只有通过这个过程,积累了创新的体系,构建了创新的人才队伍,出现创新的环境和资本的投入,才能持续发展。“邱录贵说,如果我们现在就否认Me-too,那就会成为无本之源,最终不会有原始创新。这也要求我们不要去否定所谓的同质化等。
邱录贵认为,我们一定会不久的将来有真正的原始创新,朝向国际化跨越。国际化是一大方向,但是在国际化之前,企业需要通过贡献创造的新药,推动越来越多的新药实现中国患者可及性,惠及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患者,其后,瞄准全球的市场发展。
瞄准国际化
其实,中国原研创新好药,正不断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
据GBI发布的新药审批专题报告,2021年我国新药审批全面加速,共82种新分子(按有批准文号的西药分子名计,不区分剂型)首次在国内上市,这是自2017年中国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以来批准新药最多的一年,也是中国药品审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本土企业自主创新成果在2021年集中落地,自研新药占比高达35.8%,与进口新药齐平,这体现了国内企业开启创新转型的决心,并且初见成效。
随着国内创新药研发实力的快速提升,药物创新性和研发效率的优势受到全球认可,新药“出海”对于企业而言势在必行。但“出海”本无须如此迫切,只是在带量采购、医保谈判、创新药同质化加剧等冲击下,国内创新药企被迫寻找新的出路和发展空间。考虑到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想象空间,国内企业争相将海外战略付诸实践,加速全球化进程。
另据西南证券梳理,随着我国于2017年正式加入ICH,License out交易日趋活跃。截至2022年上半年,国内公司License out交易项目共149个,其中2020年呈现爆发式增长,实现42笔交易。2021年我国License out发展更是渐入佳境,53笔交易创下新高。
在国际化方面,百济神州BTK抑制剂百悦泽(泽布替尼)被认为是成功案例。泽布替尼对比伊布替尼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R/R)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的“高标准、大规模、全球化”的头对头试验,也在不管改变BTK抑制剂的市场竞争格局。而其成功的背后也离不开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
谈及创新药企如何成功走向国际化时,秦莹认为,企业在进行全球化布局时一定要找一个好的国际化的合作伙伴。同时,要对自己的产品有非常深刻的认识,早日把自己产品的差异化。“产品优势在哪里要想清楚,资料准备要非常充分。一切准备都需要有扎实的功底,并且要有早期准备。”秦莹说。
中国企业跟美国FDA沟通时需要注意哪几点?对此,成森平指出,作为行业新兵,公司也正在探索一条国际注册的道路,而这对于公司来说也是双重挑战。一方面,在与美国FDA打交道时,涉及注册申报需要展现给监管机构的不仅仅是这个产品的临床数据,还需要有新工艺,特别时对于聚焦新技术研发的企业而言,新技术需要获得各个国家监管机构的认同。
另一方面,在产品的层面上。无论做一类新药还是二类新药都需要珍惜跟监管沟通的每一个机会,因为在会议中才可以说出自身的科学数据,让他们理解这些数据背后的产品设计,也可以通过巧妙地设计一些问题拿到下一步往哪里走的方向。
“很多时候,我们跟监管机构沟通的时候心里是有矛盾的,我们希望少做不必要的研究,这是我们从研发成本控制上的需求,但是实际上我们又拿捏不好这样的尺度,既希望最后数据获得他们的批准,又希望以在科学的基础上经济地做临床部分的研究。这时候需要企业尽可能要求跟他们开会。企业需要注意,在开展每一步的临床研究之前,都要先获取监管机构对于临床方案的反馈。”成森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