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二十大报告对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进行了系统部署。“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等科学论断为新征程上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在振华重工(600320),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科技创新领域默默耕耘,不仅自身业务精湛,还带领团队攻克一项项技术难题,斩获一个个创新成果。11月正值科技月,公司官微开设“科技带头人”专栏,让我们一睹这些“技术大咖”的风采,让创新的精神在公司发展的长河中持续传承。


(资料图片)

抢占海上运输与安装的技术高地

2009年,伦灿章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加入了振华重工。一晃13年,伦灿章从一名意气风发的学子成长为公司重大件海上运输与安装设计领域的技术骨干,并担任振华设计研究总院工艺院副院长,完成成长蜕变。

从事技术研发十几年,无论岗位、职位如何变换,伦灿章那颗执着于技术研发的心从未黯淡。

2014年,伦灿章申报的“大型模块海上浮托安装技术研究”课题正式立项为公司重点科研项目。以课题研究为契机,伦灿章带领研发团队经过两年多的技术攻关,最终攻克了滑移装船、海上运输、进船、对接与载荷转移、退船等浮托安装关键技术。2019年,公司中标三峡江苏如东海上换流站项目,伦灿章团队的科研项目成果发挥了作用,浮托安装技术首次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

2021年7月,作为三峡江苏如东海上换流站项目浮托安装技术经理,伦灿章带领团队克服浮托安装对接点多、定位精度要求高,时间窗口小等难题,通过运输船锚泊系统、纵荡横荡护舷以及LMU插尖接收器等多系统联合作用的定位对接方案,实现了换流站上部模块与下部基础12个连接点的毫米级精准对接,标志着世界最大、亚洲首座海上换流站海上浮托安装取得成功。

“作为技术研发人员,我最自豪的就是亲历公司浮托安装技术从无到有,再到工程项目实际应用的全过程。”伦灿章说道。

2017年,在国家“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中,再度出现了伦灿章的身影。

沉管的浮运与沉放是隧道工程的两项关键技术,国内该领域还是空白。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标准沉管长180米,排水量达7.6万吨,这样的“庞然大物”在水上浮运难度极高。“越难,越要迎难而上。”伦灿章觉得这是振华人应有的精神。接到任务后,伦灿章立马和几位年轻工程师组成技术团队研究方案,他们在讨论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制定并优化方案。经过8个多月的反复修改优化,最终确定沉管浮运方案,按时交付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成功了!”伦灿章和技术团队击掌庆祝,他们知道,这个方案成功应用到沉管浮运施工中,为国家“超级工程”建设贡献了力量。

十三年来,伦灿章不仅专注于重大件海上运输与安装设计工作,还组建了海工工程技术团队;协助公司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运技术体系及“重大件海上运输设计平台”。此外,编程也是伦灿章的“拿手戏”,由他一手搭建的“全球波浪数据本地查询网站”,一直维护升级至今,已成为公司每个船运工程师必不可少的工具,船运加速度计算参数从此也有了行业专家认可的数据支撑。

这些年来,伦灿章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交五小创新银奖1项,公司科技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公司“优秀员工”“优秀技术标兵”等多项荣誉。他带领的海工工程技术团队成功创建2022年度“中交集团党员示范岗”。这一切的背后,正是伦灿章多年来对技术研发工作的持之以恒。

“科技研发没有终点,今后我将继续带领团队不断探索,在重大件海上运输与安装设计领域抢占技术高地,为公司的创新发展不断拼搏。”伦灿章说道。

图文:刘梦滢/振华设计研究总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