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A股市场表现相对低迷,但钠离子电池却逆势逞强,板块内同兴环保(003027)、丰山集团(603810)、传艺科技(002866)、多氟多(002407)纷纷涨停,华盛锂电一度“20CM”涨停,维科技术(600152)也触及涨停,鹏辉能源(300438)冲高回落涨超12%。


(资料图)

板块爆发的背后,与市场中流传的多篇“小作文”(注:即各种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有关,部分相关传闻见下图:

大家也纷纷针对这一情况展开了吐槽。

钠离子电池受关注的深一层逻辑在于,锂价高企以及市场对锂价后市的看涨,导致锂电池成本大幅提升,平替“钠离子电池”从而成为不少企业布局的另一重要方向。

历经数年的发展,如今“量产”成为钠离子电池领域的关键词。

早在去年7月宁德时代(300750)就发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近日该公司表示,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展顺利,供应链布局上需要一些时间,明年将会正式量产

据不完全统计,宣布推进钠离子电池在2023年实现产业化的公司还有孚能科技、维科技术、多氟多等。中科海钠、鹏辉能源、拓邦股份(002139)、容百科技、振华新材、同兴环保、华阳股份(600348)等上市公司也有相关业务在开展中。

与此同时,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一哥”比亚迪(002594)发布了钠离子电池相关的最新信息,不同的是比亚迪在“辟谣”。近期,市场上传出“比亚迪全固态锂电池在重庆生产,即将装车试验”和“比亚迪钠电池进入电池工况测试阶段”等消息。对此,比亚迪官方表示,“近期对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的传言,经向公司确认后,均为不实信息”。

那么,钠离子电池产业目前真正的发展情况如何?未来前景又是怎样呢?

网站发现,今年下半年以来,东吴证券、东方财富(300059)证券、东亚前海证券等机构纷纷发布研报指出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元年在即。其中东吴证券表示,预计年底钠电池技术和材料体系有望基本定型,2023年为钠电产业化元年,实现小批量出货,2024年实现大批量量产,规模有望达到30GWh,预计未来首先取代铅酸电池,并逐渐切入A00级电动车和储能领域,预计2025年钠电池全球需求超100GWh,未来有望成为锂电池的一个有效补充。

光大证券也在近期发布研报《产业化指日可待,钠电未来可期》表示,钠元素在全球分布的丰度和均度较高,对我国打破锂元素价格垄断有一定的战略意义。随着技术的突破和钠离子产业链的完善,降本后的钠离子电池会对传统铅酸电池和锂离子电池起到替代、补充作用。在政策支持以及未来能源转型发展趋势下,钠电的增量空间巨大,未来可期。

不过,券商也指出,尽管钠离子电池具有成本低、低温性能及安全性能好、充电倍率高等优势,但在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短板,因此更加适用于对能量密度要求不高,但对成本变化非常敏感的行业,如储能、低速电动车等领域。

同时,也有不少业内人士为钠离子电池“泼了冷水”。

今年7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在公开场合演讲中表示,从下游需求端来看,理论上,钠离子电池可广泛应用在电动两轮车、低速电动车、储能等领域,数据预测钠离子理论市场空间到2026年将达到369.5GWh,但是从目前的应用现状来看,仅有个别储能领域的示范项目,两轮车领域虽已有订单,估计完全装机出货至少在2023年初,产品将进行一段时间的市场验证和消费者体验反馈,因此大规模应用还没有稳定的刚性需求,即便是宁德时代已经明确将在2023年开始推出钠离子电池,预计钠离子电池实现产业化发展也将在2025年之后。

11月15日,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谈及钠离子电池时指出,钠电池相较于锂电池尚不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钠离子电池的成本比磷酸铁锂(锂电池)贵0.1元-0.2元/Wh(瓦时),且能量密度越高,成本增加越多,而低成本钠离子电池,其性能(又)过低”。

与张小飞的观点相左的是,据媒体报道指出,国泰君安证券在今年3月发布的相关研报,钠离子的电池成本比当前主流的磷酸铁锂电池要低30%。

据网络大V爆料,吴辉引用了这一观点点评称,“张口就来,不用调研么?哪家企业把钠离子电池的成本做到了比磷酸铁电池成本低30%了?”

爆料还指出,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副院长顾国洪也点评调侃称“全球量产钠电池最早、价格最优者是国泰君安证券公司,比磷酸铁便宜30%,向分析师订购几亿支用用”

如此看来,不管是从规避跟风“小作文”炒作,还是券商、行业对钠离子电池的分歧来看,对于相关概念股的炒作,也应该多一分谨慎才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