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东道国活动“科技支撑湿地生态保护及国际履约”论坛召开,论坛于北京、武汉两地分设会场。论坛聚焦湿地保护和恢复中的科技力量,并发布《强化湿地保护管理科技支撑全球倡议》。


(相关资料图)

向全球发出湿地科学界声音

此次论坛发布了《强化湿地保护管理科技支撑全球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向全球发出湿地科学界声音,为实现全球湿地可持续发展贡献科技力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湿地专家崔丽娟研究员宣读《倡议》。

《倡议》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组织起草,国内国际十六家科研机构的数十位湿地专家共同讨论完善。《倡议》围绕科技促进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从六个方面发出呼吁:倡导自然的湿地保护和修复理念,加强湿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研究,推动跨区域联合性湿地大科学计划,构建全球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合作机制,促进高新技术在湿地领域的应用,提升湿地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影响。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指出,科技支撑湿地保护生态及其国际履约非常契合当前的需要,更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科技在湿地生态保护以及健全管理体系,促进前沿性的湿地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合作。他分享了保护湿地的两点思考,首先在城市湿地修复方面如何做到更加科学,更加符合生态规律,避免盲目或者违反科学的乱修复。其次气候变化对高原湿地、干旱区湿地影响的观测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两点都需要科技支撑。

据介绍,中国政府对湿地生态保护修复高度重视。“十三五”以来,科技部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施投入了约1.2亿研发经费,围绕湿地保护修复,部署实施多个重点研发项目,为十八大以来湿地生态保护的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助力。中国湿地保护修复科技创新能力也日益增强,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区域性湿地长期定位观测网络,首次发布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质量定位观测研究报告——湿地篇》,还印发实施了《湿地领域标准体系》。

探讨科技在不同类型湿地的应用进展

在论坛上,各位嘉宾从国际组织、管理部门、学术界等不同视角,分享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在湿地保护方面的实践。

“许多文化对湿地都有自己的定义,《湿地公约》采用了最广泛的定义之一。”在以《探讨湿地概念的演变》为题的主旨报告中,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教授、2022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奖专家科林麦克斯韦芬列森系统介绍了湿地的概念、分类和全球分布,并强调全面了解湿地的重要性,“如果想科学管理湿地,我们必须了解生态学、水文学和湿地管理知识,同时,我们应该持续开展湿地调查。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湿地,我们才能保护好湿地。”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杨桂山在以《中国湖泊湿地演变与治理保护研究》为题的报告中强调了科技对湖泊湿地保护的意义,“随着遥感调查技术、湖泊沉积物及污染信息获取技术、湖泊关键原位采样与快速测定技术等的应用,中国湖泊基础数据库逐步构建,为湖泊治理保护精准施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随后,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副院长黄凌风围绕“中国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及厦门筼筜湖案例”主题,探讨了科技在不同类型湿地里的应用进展,并提出了相应的系统治理建议。他表示,首先根据中国第三次国土调查的数据,我国的滨海湿地总面积达到了500多万公顷,其中就包括了红树林、沿海滩涂、浅海水域,大约占中国湿地总面积的10%。滨海湿地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的多重压力之下,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湿地面积萎缩、氟氧化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系统退化,以及生态失衡等。

据介绍,随着十八大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出台,我国在滨海湿地的综合管理模式和具体保护措施等方面,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从以前的开发优先变成了保护优先、陆海统筹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