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检测率及治疗率的提升,患者的有效管理,自1996年,每年HIV新发现感染者数星现下降趋势。
自1981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第一次登载了5例艾滋病患者的病例报告后,人类已经与艾滋病抗争了40年。目前,全球艾滋病发病情况依旧严峻。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发布的《2022全球艾滋病防治进展报告:危急关头》,在新冠疫情和其他全球危机的共同影响下,艾滋病大流行的应对进展在过去两年停滞不前,资源不断减少,导致数百万人的生命面临威胁。2021年,艾滋病大流行导致平均每分钟1人死亡。尽管我们拥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及机会性感染的预防、检测和治疗工具,2021年仍有65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去年约有150万艾滋病病毒新发感染——比全球目标要多出100万例。
【资料图】
在今年进博会上,艾滋病防治也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对等表示,随着检测率及治疗率的提升,患者的有效管理,自1996年,每年HIV新发现感染者数现下降趋势。2021年全球新发现150万HIV感染者,UNADS2025年目标是新发现感染者要控制到37万人之下。按照目前趋势,2025年全世界的新发现感染者预计将达到120万,这是37万这一既定目标的3倍以上。
“数十年的医学进步和对HIV的深入了解,令终结HIV流行成为可能。在各部门共同努力下,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仍与联合国2030目标存在差距。当前,我国艾滋病仍面临疫情地区差异显著、老年人群感染率增加明显、晚发现病例持续较高、并发症问题日益严峻等诸多挑战,我国仍需完善艾滋病防治服务体系和能力。”蔡卫平说。我国HIV防控还面临哪些挑战?
HIV是一种非常狡猾的病毒,它们自身携带了一把特殊的“钥匙”,可以进入并且“占领”人体内负责守护健康的一类免疫细胞——T细胞。与此同时,HIV病毒可以把这些T细胞变成“病毒工厂”,利用细胞内的原料复制出大量的病毒,然后再去感染新的T细胞,如此反复。这也使得HIV病毒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新产生大量的病毒逐渐侵害患者的免疫系统,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甚至发展为艾滋病,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
目前,HIV感染初期大部分感染者并不会出现明显症状,但若长期不进行抗病毒治疗,免疫系统将逐渐被HIV摧毁,最终将丧失所有免疫能力。从感染HIV到艾滋病发展之间的潜伏期通常为2-10年,抗病毒治疗可以延长潜伏期,若治疗恰当,HIV感染并不一定会发展成艾滋病。
好在近年来,随着我国“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实施及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广泛普及,HIV感染正在从致死性疾病逐步转变为可防可控的慢性传染病。在相关部门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艾滋病防治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艾滋病整体持续处于低流行水平。但如何凝聚社会各界力量,进一步减少社会歧视现象、提升受HIV影响人群生活质量,仍然成为当下我国艾滋病防治的新挑战。
蔡卫平介绍,当前,中国HIV/AIDS面临六大挑战。具体而言:一是,全国艾滋病疫情主要以性传播为主;二是,艾滋病疫情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三是,60岁以上老年人病例增加明显;四是,青年学生艾滋病例数没有下降;五是,晚发现比例持续较高;六是,合并症问题日益严重。
基于这些挑战,在本届进博会期间,GSK宣布与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达成合作,共同签署《HIV持续关怀倡导项目》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中国艾滋病防治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30“终结艾滋病流行”的目标。
“《HIV持续关怀倡导项目》启动的初衷是由于这几十年的医学进步使得大家对HIV的了解颇深,UNAIDS提出‘终结艾滋’也是基于之前的一些科学发现。”蔡卫平指出,终止艾滋并不是说不可能,终止艾滋病流行或者终止艾滋病对公共卫生威胁完全可以做得到。在这样的情况下,亚洲在持续关怀方面确实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是有很多的问题和挑战。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现在艾滋病在我国都是发现了就提供免费治疗。眼下,随着中外企业研发的HIV治疗药物越来越多,药物质量越来越好,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越来越好。所以,加强对病毒的检测尤为关键。为何还无法终止艾滋病流行?
据记者了解,《HIV持续关怀倡导项目》确定了四个关键挑战领域,聚焦解决这些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终结HIV流行和改善HIV感染者的生活质量直观重要。具体而言:
一是,在改善检测、诊断和治疗现状方面,为重点人群检测和诊断提供生活质量更多选择是“HIV持续关怀”项目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其次是如何提供更好的护理和治疗;
二是,在改善HIV预防方面,虽然在预防HIV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效,但还需进一步推广安全套和润滑剂的使用,以及扩大HIV暴露前预防药物(PrEP)的使用规模,加大以重点人群导向的宣传,加强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导,以及推进普及U=U理念(检测不到病毒=不具有传染力);
三是,在减少歧视问题方面,对重点人群和HIV病毒感染者的歧视问题是终结HIV流行和改善感染者生活质量的主要障碍;
四是,提高HIV感染者生活质量方面,需要采取全面和可持续的方法改善HIV感染者的生活质量,以制定有效的、以人为本的干预措施。
北京大学教授王志锋主要聚焦国际卫生条例评估、国家卫生应急体系、国家卫生监督研究。在他看来,改善HIV预防,改善检测、诊断和治疗,提高HIV感染者生活质量,减轻歧视以及发挥跨领域建议作用,确定HIV防控的关键,也是社会组织参与中国防艾控艾的一项重要实践。
“终止艾滋病流行或者终止艾滋病对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之所以还无法实现,主要是由于公众对病毒的了解比较有限、对相关的服务可能会有担忧,特别是害怕确诊以后会受到周围人的歧视、被污名化等。除此之外,相关的检测服务工作也会带来经济负担,包括确诊以后的转诊和相关支持服务等,眼下,想要推动全社会完成这一工作还存在较大的挑战。”王志锋强调,重点人群认识和教育缺乏是完善检测与治疗的主要障碍。
实际上,坚持规范治疗,HIV患者的生命长度和生活质量与常人无异。特别是通过规范有效的药物治疗,可以将HIV病毒载量控制在非常低、甚至在体内检测不到的水平,当患者长期到达病毒抑制后,其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与常人无异。
“目前,艾滋病之所以还不能实现治愈,主要是因为病毒与人体整合,形成了储存库,这个储存库是静止的,如果把静止的储存库激活以后把它直接消耗掉,病毒就不可能复制,患者在停药以后它也不会再复发。”卢洪洲强调,目前,其实患者在经过正规治疗以后,如果病毒检测不出来,患者就可以正常的生活、工作、结婚、生孩子。而未来,艾滋病的治疗趋势就是实现该疾病的彻底治愈,这也是临床现在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只要能把HIV彻底治愈,患者就不用再每日都使用口服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