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超大规模市场中,数亿人口的农村市场是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新兴力量。三部门近日印发通知,支持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补齐县域商业体系短板,打通农村消费脉络,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使农村消费潜力进一步得到释放。
本报记者 李远方
继去年6月商务部等17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之后,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和农民增收,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近日,财政部、商务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下发《关于支持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的通知》,要求加快补齐农村商业设施短板,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引导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
明确五项支持内容
通知明确提出,县域商业建设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主要聚焦县域商业体系中的市场缺位和薄弱环节,发挥县城和乡镇的枢纽、节点作用,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辐射带动县域商业整体提升。
针对当下县域商业体系存在的商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这一短板,通知提出,要以人口相对聚集的乡镇为重点,支持升级改造一批商贸中心、大中型超市、集贸市场等,完善冷藏、陈列、打包等设施设备。
在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方面,通知提出,发挥县城和乡镇物流枢纽作用,支持建设改造一批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乡镇快递物流站点,完善仓储、分拣、包装等设施,增强对乡村的辐射能力。
同时,改善优化县城消费渠道。引导大型流通企业下沉供应链,布局一批县域前置仓、物流仓储等设施,提供直供直销、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库存管理等服务,让农民直购好产品、新产品。
增强农村产品上行动能。引导商贸、电商、快递、物流企业围绕农村产品上行,建设分拣、预冷、初加工、配送等商品化处理设施,加强标准和品牌应用,提高农村产品商品转化率。
通知还着重提到,引导农村邮政、供销、电商、商贸流通企业从传统批发、零售向综合性服务转变,整合购物、订餐、家政等服务,提高社区、村镇生活服务的便捷性和服务质量等。
对县域商业予以补助
按照通知确立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建立完善县域统筹,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县域商业体系。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基本实现县县有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乡镇有商贸中心、村村通快递。城乡生产和消费连接更加紧密,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渠道更加畅通,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持续提升。
为实现上述目标,通知明确,中央财政对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的补助资金,分年度下达,实施监督考核。各省份年度绩效评价结果与后续资金安排挂钩。发现问题后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不再予以资金支持。
通知还要求,充分发挥县域商业补助资金引导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贷款贴息、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共同推动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各省份县域商业补助资金最终安排使用到县(市、区、旗)的比例不低于90%,优先支持有条件的脱贫县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鼓励西藏整区推进。
据悉,为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金融支持,央行日前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出,各金融机构要围绕县域商业发展、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和县域市场主体培育,强化银企对接,加大信贷投放。结合县域商业实际使用场景,深化信息协同和科技赋能,为县域商贸、物流、供销企业和合作社提供资金结算、财务管理等服务。探索开发针对农村电商的专属贷款产品,打通农村电商资金链条。
确保行动“走深走实”
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近日表示,县及县以下的商业网络是整个流通体系当中的短板和弱项,去年商务部会同16个部门启动了县域商业建设行动,主要就是为了补齐短板、打通堵点、完善网络、丰富业态。
统计显示,过去一年,我国新建或改造县级综合商贸服务中心834个、乡镇商贸中心1858个、村级便民商店3.69万个,累计改造了县级物流配送中心1212个、村级电商快递服务站14.8万个,升级改造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1028家,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交易量同比增长8.4%,达到10亿吨。
王文涛表示,未来将强化县域统筹,持续加大对商业设施、物流、农产品流通和冷链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发力“一个上行、三个下沉”,即农产品上行,供应链、物流配送和商品服务下沉,推动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走深走实。
据悉,目前多个省份已着手出台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方案。4月12日,四川省商务厅等17部门印发《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实施方案(2022年—2025年)》。方案提出,在提高商品流通效率效益方面,到2025年,全省县域物流总费用占区域生产总值比率比“十三五”末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开展物流共同配送的县域不少于150个,基本实现县县都有县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