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出手!
受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影响,韩国盐价大涨,民众纷纷“囤盐”。而在我国国内,也有不少地方出现抢购食用盐现象。
8月25日下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息,部署各地加强食盐价格监测,加大价格监管执法力度,严查囤积居奇、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等哄抬价格违法行为,及时公布典型案例。同日,中国盐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食盐储备充足,产能稳定,完全可以保障食盐供应,广大群众不需要囤盐。
(资料图片)
此外,今天下午,人民网-观点频道刊发的一篇题为《人民热评:究竟谁在发谣“盐”财?》的文章,也引发关注。文章指出,囤盐频现,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人带节奏。有网友称,昨晚(8月24日),一些直播平台,“十个直播间,九个在卖盐”。
二级市场上,盐业股今日也出现跳水行情,此前3连板的江盐集团(601065)盘中一度触及跌停,全天振幅接近18%。截至收盘,江盐集团、雪天盐业(600929)跌超4%,苏盐井神(603299)跌超6%。
与此同时,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引发各地对海鲜产品安全的担忧,郑州、武汉等多地餐饮行业协会公开发布倡议,宣布抵制、停用来自日本的海鲜产品。此外,多家日料店表态,将替换食材、下架相关菜品。
市场监管总局:严查哄抬食盐价格
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极其自私和不负责任。
8月25日下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消息,加大水产品食品安全监管及食盐价格监管力度。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及价格监管工作。在前期对进口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的基础上,部署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进口食品相关规定,严禁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使用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下同)加工食品、制作餐食或进行销售(含网络销售),加强市场销售进口水产品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发现相关违法行为的,严格依法予以查处。
同时,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各地加强食盐价格监测,强化分析预警,建立与相关互联网平台“直通车”机制,及时掌握价格异常波动信息和违法行为线索。加大价格监管执法力度,严查囤积居奇、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等哄抬价格违法行为,及时公布典型案例。
此外,8月25日,中国盐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食盐储备充足,产能稳定,完全可以保障食盐供应,广大群众不需要囤盐。中国盐业协会执行理事长王小青称,我国每年食用盐的消费量基本保持在1200万吨左右,食用盐的生产能力是5000万吨。而且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由政府储备和企业社会责任储备组成的全社会食盐储备体系,敬请国内的广大消费者理性判断、合理购盐。
与此同时,多地发文规范食盐价格。8月24日晚,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规范食盐价格行为的通告。通告明确:有关经营者不得囤积居奇,或利用其他手段哄抬价格,推动市场价格过快、过高上涨。此外,江西石城、广东汕尾、江苏南通崇川等地也发布关于食用盐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规范食用盐市场价格。
人民热评:究竟谁在发谣“盐”财?
今日下午,人民网-观点频道刊发的一篇题为《人民热评:究竟谁在发谣“盐”财?》的文章,也引发关注。
文章指出,据报道,这两天,不少消费者开启了“囤盐模式”,很多超市的食用盐专柜被扫荡一空,一些网络平台相关店铺也显示食用盐“缺货”、“补货中”。有网友谑称,盐又不能当米饭吃,那些动辄跟风,喜欢瞎囤盐的人,“该囤的不是食盐而是智商。”话虽然尖刻,但也道出一个常识,不要囤盐,更不要跟风囤盐。
囤盐频现,问题出在哪?文章称,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人带节奏。有网友称,昨晚(8月24日),一些直播平台,“十个直播间,九个在卖盐”。这有些夸张,但不少直播间卖力撺掇受众买盐则是不争的事实。比如,“主播大肆推销湖盐或井盐,声称这些产品更安全,建议消费者‘按箱囤’”。
这样的主播难道不是囤盐热的推手?他们在畸形利益驱动下,见利忘义,炮制紧张情绪,让大家铆劲,自己从中渔利。在炮制紧张情绪的过程中,夸大其词,甚至夹杂传言,这是不道德的,是该受到惩处的。
此外,一些微信群中也有煽乎囤盐的声音,不管是不是恶意,如果在不掌握实情的前提下就劝大家囤盐,同样是不负责的。与那些发昧心财的主播相比,微信群内这种煽乎,同样恶劣。
何以消除囤盐热?首先要相信权威官方信息,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能盲目跟风,要知道盲目跟风可能引发焦虑和恐慌情绪,甚至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转,给社会秩序带来负面影响。其次,要积极劝阻身边人,不要听信谣言,盲目轻信很可能让自己受到损失。而对于权威部门和相关企业来说,也要积极发声,给大家吃下定心丸。
值得一提的是,中盐集团已经迅速发布声明称,“井矿盐和湖盐生产均不受日本核污染影响”“请社会各界理性消费,不要盲目抢购”。
多地餐饮行业协会倡议:抵制、停用日本海鲜产品
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引发各地对海鲜产品安全的担忧。8月24日,海关总署发布公告称,为全面防范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风险,保护中国消费者健康,确保进口食品安全,决定自8月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
目前,已有多地餐饮行业协会公开发布倡议,宣布抵制、停用来自日本的海鲜产品。
郑州市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8月24日向全市餐饮企业发出倡议称,即日起,全面抵制并停止使用日本方面的所有海产品。餐饮单位应当自觉抵制,不采购、不使用、不流通日本方面的所有海产品,确保采购食材的安全。
郑州市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还倡议各餐饮单位应加大抵制日本方面海产品的宣传力度,并做好优质食材的甄选采购,避免使用被污染的食材,如尽量食用内陆盐,湖盐、矿井盐等,慎用海盐。
此外,湖南株洲市餐饮行业协会、湖北武汉餐饮业协会、河南南阳市文化旅游协会、浙江宁波市甬邦餐饮联合会、江西赣州市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江苏无锡饭店餐饮业商会等也相继发布倡议,呼吁各饭店餐饮企业、会员单位停止采购、使用来自日本的海鲜产品。
多家寿司品牌表态
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对日料店影响几何?近日,多家日料店表态,将替换食材、下架相关菜品。
8月24日晚间,金匠寿司发布相关公告称,作为中国本土企业,公司第一时间响应海关总署公布的公告,金匠寿司所有门店已全面下架与日本进口水产品相关原料的菜品。
同日,位于广东佛山的夏树寿司发布紧急声明称,夏树寿司从未使用任何与日本有关的食材!不管过去,还是将来!所有食材均来源于正规渠道。
广州的大雄寿司发文称,公司采用的均为正规渠道采购符合安全规范的食材,并未使用福岛等日本10县的产品,后续将公布各种食材的产地及检验报告。
上海的伊秀寿司表示,即日起将停用所有日本进口水产品原料,并公示了主要原料的原产地,如三文鱼进口自挪威,金枪鱼来自山东威海,北极贝来自加拿大等。
另外,回转寿司巨头寿司郎公关部负责人对媒体表示,“我们很大部分食材来自日本以外世界各地,日本产地部分会尽快联系其他产地供应。”
美心集团旗下元气寿司方面负责人对媒体表示,“我们不想用任何对消费者有风险的食材,今年3月日本公布计划开始,我们已经启动停用日本食材的计划,逐步替换掉日本食材。从7月份开始,所有门店已经没有使用日本海产了,改用国产和外国安全海域的优质食材。”
日本牛肉饭品牌吉野家工作人员则告诉媒体,吉野家不会使用日本进口的食材。“我们是快餐品牌,已经本土化挺长时间,不可能去用日本进口的原材料。假如要从日本进口食材,生产成本也不允许。”
据澎湃新闻报道,记者致电10家沪上日料店,询问如何应对。结果发现,对于大多数平价的日料店来说,进口食材的收紧影响不大。此次真正受影响的,大多是以新鲜生鱼为核心食材的中高端日料店。
多家人均消费超2000元的日料店承认部分食材来自日本。例如,鮨心和 by Fujimoto(外滩店)工作人员表示,前供应商手里还有一些在全面禁止之前,在日本其他区域拿到的货囤积,短期内应该还会使用这些货,之后会考虑从其他国家进货。
鮨直辉(复兴荟店)工作人员则坦言,部分食材原产地为日本,现在还没接到通知,不知道怎么办。福寿司门店工作人员也表示,有原产地为日本的食材,目前店内在售的,都为此前符合国家进口标准的产品,之后考虑更换食材供应商。
而人均消费500元左右的鮨椿(瑞虹天地太阳宫店)和万岛日本料理铁板烧(静安店),其门店工作人员均否认有来自日本的食材。
人均消费1636元的Ginza Onodera 鮨(外滩十八号店)工作人员表示,此前,中国海关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十个县(都)食品,对来自日本其他地区的食品特别是水产品严格审核随附证明文件,之后该门店就已经更换了进货来源,现在用的是欧洲和国内的水产品做替代。
其他不同价位的日料店纷纷表示替换食材。8月24日,人均消费1756元的鮨一(旗舰店总店)发布食材产地调整公告,严选全球优质食材,确保所有食材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所有海鲜都有明确的来源,并且可以追溯到捕捞或养殖的地点,以确保其新鲜度和质量。人均消费1029元的一樽门店工作人员表示,此前门店约有一半的食材来自日本,现在餐厅正在寻找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