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如今,随着电子商务和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买卖闲置物品成为很多人的选择。然而,因网络欺诈、货不对板、真假混卖、虚假交易等现象层出不穷,用户体验和产品质量均难以得到充分保障。(据8月16日《法治日报》报道)
二手交易平台让卖家可以将闲置资源转手他人,既减轻自身包袱又能赚钱;买家也能通过相对较低的价格买到心仪的物品,同时二手物品交易还能让闲置资产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对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都有积极作用。近年来,线上二手交易市场迅猛发展,不少知名的二手交易平台都具备了成熟的交易体系和良好的信用,得到了公众的广泛认可。但不可否认的是,二手交易市场也存在诸多乱象,在交易过程中,买家和卖家都可能被坑。比如一些卖家进行虚假宣传,把自己包装成“发烧友”“旅游爱好者”“学生”等形象,借此取信于人,实际却出售假冒伪劣二手物品。部分二手交易平台甚至沦为假劣货集市,各种假货花样繁多,有的假货甚至以假乱真,有的公然打出“非正品”广告……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二手电商消费投诉数据与典型案例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二手电商用户投诉问题中,退款问题占比最高,达22.08%;其次为商品质量,占比14.61%;排在第三的是网络欺诈问题,占比11.04%。另外,平台在处理纠纷时软弱无力,无法追损,难以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也被消费者诟病。
平台不是甩手掌柜,不能在坐享交易抽成或平台流量之后,就对交易中的各种乱象、投诉不管不顾。对于电商平台的职责,《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证其网络安全、稳定运行,防范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有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保障电子商务交易安全。
诚然,二手平台很难在海量的交易中,保证对每一笔具体交易进行完备的监管和风险防范,但这并不意味着平台可以逃避管理责任。任何电商都应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从技术层面和责任心角度查缺补漏,夯实监管之责,保障买卖双方在法规与规则范围内进行交易。例如,完善买卖双方信誉评价体系,让用户在交易中拥有更精准的评价,增加交易的确定性和信任度。进一步完善交易规则和投诉举报途径,加强对平台内用户的管理,切实保护好买家和卖家的合法权益,营造依法有序的经营环境。
并非所有二手商品交易产生的纠纷,都与平台有直接关系,可这并不表示平台可以对交易乱象视而不见。总而言之,二手交易平台不单单是买卖双方的桥梁,更应该成为双方交易的有力保障。(黄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