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分院 林翎院长


(资料图片)

节能标准是国家节能制度的基础,是提升经济质量效益、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是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支撑。

一、节能标准体系已基本建立

目前,我国已累计发布364项节能国家标准,包括108项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66项强制性能效标准以及190项推荐性标准,形成了以能耗能效标准为核心,覆盖能源计量、节能监测、能源审计、系统优化、运行管理、技术评估、合理用能、管理体系、绩效评估、节能服务等全链条配套支撑标准的较为完整的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实现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强制性节能标准全覆盖。

节能标准产生显著节能降碳效益。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和强制性能效标准是满足节能管理的基本要求,依法必须执行,可直接产生节能降碳效益。“十四五”期间启动百项节能降碳标准提升行动,已完成发布9项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可实现约2813万吨标准煤的年节能量。

节能标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修订后的《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大幅提升能耗指标要求,倒逼企业淘汰落后低效产能、改造现有水泥生产线。执行新标准后,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2900万吨,标准对水泥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发挥重要作用。

节能标准引领技术创新。最新版《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中能效标准指标超过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实现国际领跑。标准引领国内企业技术创新并获得全球制冷技术创新大奖。由于标准有效引导产业实现能源节约和低碳制冷先进技术研发的协同效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将中国先进房间空调能效标准作为全球最佳实践案例。

二、能效标识制度推动节能标准有效实施

能效标识制度是能效标准的有效实施手段。制度于2005年3月1日正式实施,共发布十五批产品目录,覆盖了41类产品设备,涉及企业2.6万家、产品型号314万个、检测实验室1700多家。2016年我国在全球率先为能效标识采用二维码,该创新实践得到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借鉴。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全程自动备案,由10个左右工作日缩短到提交即时办结。二维码承载提供绿色性能、节电降碳信息、市场监管结果以及产品说明书等信息,更好引导绿色消费升级。制度每年影响约5.5亿台家电、1亿台办公电子设备、50亿支LED照明功能产品、3.8亿千瓦电机的销售。据粗略测算,能效标准标识累计节电量33000亿kWh,年均节电量1800亿kWh,接近2个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03亿吨。

三、加强节能标准更新升级和应用实施

下一步,我们要加快推进节能标准更新升级、切实加强节能标准应用实施,不断夯实节能工作基础,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加快节能标准扩面升级,推动能耗与碳强度标准的有机结合,为节能降碳工作提供先进标准的引领;二是强化节能标准实施监督,加快强制性能耗能效标准闭环管理体系建设,建立系统的节能技术水平和节能降碳效果评估体系和信息反馈机制;三是优化升级能效标识制度,丰富完善节能产品推广机制,建立更加智慧化的监管手段;四是建设开放型节能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双多边国际节能标准合作,促进国际国内标准协同,发布节能标准外文版,为全球贡献节能标准的中国智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