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这座古城正在驶入数字化的“快车道”。

2023年1月16日,“数字苏州驾驶舱”的正式投运,已经刻画出“一网统管”现实模样,形成了“一屏总览全局、一网统管全域”城市数字化治理新模式新机制。

在苏州规划(301505)中,到2025年,市区常住人口、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双过半”,苏州国际化特大城市主架构基本成型。在此过程中,以“一网统管”为代表的城市数字化治理,无疑是苏州这座城市迈向新台阶的重要支撑。


【资料图】

“数字苏州驾驶舱”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驾驶舱,而是通过数字手段来管理城市、驾驭城市、服务城市的驾驶舱。“坐在”这样的驾驶舱里,不仅使这座城市的运行状况尽收眼底,城市细枝末节的管理也能触手可及。

如今,站在“一网统管”建设的新起点上,苏州正在致力打造城市数字化治理样板,让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焕发出新的活力,加速奔赴数字经济新时代。

借助数字技术,感受城市脉动

3月26日,苏州首届城市马拉松鸣枪起跑。“数字苏州驾驶舱”联动多部门和板块力量,开展赛事保障指挥调度,顺利完成首次实战演练。赛事全程,驾驶舱运转有力,保障有力,迅速派发人流聚集、交通拥堵、点调通信等各类指令6条,各项监测指标均在可控范围。

赛前整体谋划、全盘考虑。

通过制定应急保障预案,按需接入参赛人员、线程等信息,有效编组了42公里赛事沿线的473个重点路段高清摄像头,科学划定了大赛全程42个LBS人流车辆热力监测重点区域,联调联试了指令平台与融合通信系统,确保联络通畅。

赛中轮巡点调、协同指挥。

“数字苏州驾驶舱”集成赛事相关的天气情况、现场直播、热力分析、热点舆情、应急力量等信息于一屏展示,全方位多角度掌控赛事全貌,全程联动“3区5部门”应急值守保障。

赛后数据研判、建模打样。

比赛结束后,“数字苏州驾驶舱”基于华为提供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和报告助手,精准分析研判,复盘保障指挥情况,结合大数据监测分析,形成“苏州马拉松专题报告”,为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重大活动保障提供经验,为重要节点指挥调度“建模打样”。

通过这样的“建模打样”,在清明、五一、“苏迪曼杯”羽毛球赛事等期间,“数字苏州驾驶舱”联动公安、交通、文广旅等多方力量,强化值班值守备勤,以数字化护航值守保障,在助力城市稳定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苏迪曼杯”羽毛球赛事期间,“数字苏州驾驶舱”还上线了“AR实景超融合平台”,首次接入奥体中心室内场所视频,为赛事持续做好值守保障。

基于华为大数据平台的文化旅游专题、城市治理专题、城市交通专题、公共安全专题,为各种活动提供精细化的保障。

“数字苏州驾驶舱”的成功实践,离不开苏州市近年来全面推进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三位一体的“数字苏州”建设。早在2021年1月,苏州市就制定出台了《苏州市推进数字政府“一网统管”建设工作方案》,并首次明确提出“一屏总览全局、一网统管全域”的具体目标。在推动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苏州与华为通力合作,输出了《苏州市数字政府“一网通用”白皮书”》、《一网统管建设软科学研究》等专业成果,为打造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融合集群提供坚实支撑。

事实上,“一屏总览全局、一网统管全域”也是许多城市开展“一网统管”建设的目标,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由于不同城市基础和条件不同,更多需要“一城一策”来推动。苏州以“数字苏州驾驶舱”为抓手,通过各种创新数字技术的落地,让城市管理者能够清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脉动,这无疑也为更多城市提供了参考借鉴。

“机制+平台”推动城市数字化治理

2022年,苏州市被列为江苏省“一网统管”建设试点城市,为了将“一网统管”建设落到实处,苏州市确立了由大数据管理局牵头推动“一网统管”建设,并在2022年8月挂牌成立了“苏州市数字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实体化运行“数字苏州驾驶舱”,奋力开辟超大城市数字化治理新路子。

为了回答苏州市“一网统管”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指导“一网统管”建设与落地实施,推动“一网统管” 可持续创新发展和长效运营,华为公司投入多名专家,调研重点单位100家,参与人次500余人,输出调研纪要128份,专家访谈纪要6份,信息化书面材料3000余份,最终输出了苏州“一网统管”平台建设顶层设计,对其业务体系、运行体系、平台体系、保障体系、支撑体系进行了规划指导,推动城市运行更稳健,社会治理更多元,应急管理更敏捷,城市管理更精细,经济监管更实时。

“数字苏州驾驶舱”按照“1+3+5”架构,建设“一网统管”、综合执法指挥、大数据辅助决策3大应用平台,构建“观(态势感知)、研(研判分析)、处(联动指挥)、督(监督考核)、赋(数据赋能)”5大核心能力,致力打造成为城市运行的“协调部”、应急处置的“指挥部”、领导决策的“参谋部”。

在建设“一网统管”平台方面,“数字苏州驾驶舱”对接了32个委办局127个应用系统,汇聚了179大类459小类17亿条城运数据,引入了1.52亿条实时互联网数据,接入了全市约18万路高清数字视频监控,是“政务数据最大的一次汇聚、互联网数据最大的一次应用、政务系统最大的一次共享”。

得益于数字苏州驾驶舱的构建,“驾驶舱”逐渐形成了“观、研、处、督、赋”五大核心能力。其中,“观”,围绕城市“人、地、事、物、组织”等要素,汇聚视频、遥感多维数据,感知城市运行状态;“研”,建立大数据模型算法,融合政务、互联网数据研判,发挥大数据“显微镜、透视镜、望远镜”作用;“处”,坚持“平战结合”,实现贯穿市、县级市(区)、镇(街道)、村(社区)、网格五级的指令闭环,作为应急处突同步中心,服务党委政府领导高效指挥调度;“督”,运用数字技术,支撑非现场数字化监管,助力增强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联动监管能力;“赋”,加强数据开发与创新应用,促进部门业务流程再造、服务模式创新、管理手段变革。

在此过程中,华为作为苏州市数字政府战略合作伙伴,积极参与到项目建设的三大基础平台、八项专题应用、四大中心、一套城市指标体系和一个中屏应用中。其中,三大基础平台包括大数据平台、数据治理平台和数据可视化平台;八项专题应用包括城市治理、民生保障、数字交通、经济运行、生态环境、公共安全、文化旅游和综合态势;四大中心包括城市事件中心、城运指标中心、城运风控中心,城运报告中心。这些也构成了“数字苏州驾驶舱”的骨架,为驾驶舱的最终落地提供了重要支撑。

创新打造城市数字化治理标杆示范

如今,华为深度参与“数字苏州驾驶舱”的建设,在实现苏州市各部门数据“一网统管”的基础上,还在全球首批试点建立了城市运行评价指标体系,可更好监测城市运行状态和发展趋势;并在全国率先建成“服务人口库”,更加精准掌握城市实有人口底数和结构。

截至目前,“数字苏州驾驶舱”已形成春运、五一、生态环境、卫生健康、数据交通等简报57份,以及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等各类专报40份,为辅助科学决策提供支撑。同时,“数字苏州驾驶舱”以应急为驱动,大大增强了城市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比如,在“平时值守”上,驾驶舱已完成春运、清明、五一、苏城马拉松、苏迪曼杯等城市巨大承压时期值守保障。此外,“数字苏州驾驶舱”还重点打造城市生命线工程,加快建设扬尘监测、蓝藻治理、企业风险预警、重点车辆管理、民生民意监测、医疗资源总览等“一件事”应用,助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对于苏州来说,“数字苏州驾驶舱”带来的不仅仅是城市治理效能的提升,更是城市治理方式的全方位创新,具体体现在模式创新、流程创新、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四个层面。

在模式创新上,创新“一网通用”、“一网统管”双轮驱动模式。“一网通用”提供“云、网、数、枢、安”核心能力,为“一网统管”打造坚实的共性支撑和能力供给;而“一网统管”则聚焦“观、研、处、督、赋”核心能力,为“一网通用”提供了数据和技术能力反哺。

在流程创新上,创新“观、研、处、督、赋”业务穿透流程。将“观、研、处、督、赋”穿透到城市治理智慧应用的底层逻辑,串联起分散的政府部门履职资源,为实现“一屏总览全局、一网统管全域”提供内在范式。

在技术创新上,创新“AI+数据赋能”技术应用模式。充分利用AI视觉算法、数据挖掘等能力,基于互联网数据,聚焦热力区域,洞察人口聚集态势;基于12345数据,结合寒山闻钟、互联网舆情,研判投诉热点事项、涉诉单位排名、民生热词等;基于“AI智能+”基本模式,实现对渣土车满载、无证游商、暴露垃圾等事件风险的智能发现。

在业务创新上,创新城市(300778)运行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对经济运行、公共安全、民生保障、城市治理、生态环境、文化旅游、数字交通和网络安全8个领域1554个指标和46条指数进行大数据建模分析,定量反应城市运行质态质效。

凭借上述应用成效和创新,“数字苏州驾驶舱”已经获评数字城市高峰论坛“2023数字政府建设创新优秀案例”,入选中国信息协会“2023数字政府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等。接下来,苏州市也将大力实施“数字苏州驾驶舱”升级工程,助力城市运行更高效、更智能、更安全。具体包括以下三个层面:推进一体化,加快实现“三级平台、五级应用”;夯实一底座,建立完善“湖仓一体”数据底座;做实一件事,联合业务部门持续开展“城市运行一件事”智慧应用建设。

凭借在“数字苏州驾驶舱”建设运营过程中的创新,苏州与华为一道,不仅为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提供制度样板,为数据资源“聚通管用”积攒实践经验,也为数字政府“整体智治”打下良好基础。在数字中国建设持续深入推进的今天,苏州在“数字苏州驾驶舱”上的创新实践也将为更多的城市提供参考借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