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环境的转变,餐饮业不断回温,除此之外资本和巨头们的入局也让预制菜赛道变得火热,但曾经流行的自热类食品却失去了以往的关注度,在不少零售店里被降价处理。


(资料图片)

热度下降 自热食品还“香”吗?

艾媒咨询数据在2021年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自热火锅市场规模为103.7亿元,同比增长18.5%。随着自热火锅领域技术的更迭以及产品的多元化口味,市场将保持20%的增幅持续扩容,预计2023年中国自热火锅市场规模将达148.9亿元。

但目前自热火锅赛道的发展趋势并未达到当初推演的规模,反而从风口正劲转到降价促销。

据极目新闻报道,5月31日,极目新闻探访了武汉多家超市,一些超市的自热火锅正在优惠促销,一些超市干脆下架了同类产品,理由是“卖得不好,干脆不卖了”。

曾经自热食品曾一度火热,不过自2022年开始,赛道出现降温趋势。一个明显的节点是自嗨锅寻求控股方。今年3月,莲花健康(600186)在公告中称,拟收购自嗨锅母公司杭州金羚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不低于20%的股权。数据显示,自嗨锅2019年、2020年、2021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近8亿元、9.58亿、9.92亿元,2022年营业收入8.2亿元,收入下滑近20%。

除此之外,一些品牌更是直接抛弃了自热食品的品类。据媒体梳理,卫龙2017年推出了自热火锅品牌“背锅侠”,2018年,又推出了“自来熟”辣条火锅产品。辣条火锅370克规格的售价在29.9元,但随后也放弃了辣条火锅(自热火锅),且没有给出下架该款产品的原因。

另外,统一企业中国在2022年下架了“煮时光”自热火锅,这一品类自2018年时与开小灶自热米饭前后脚上市。2022年,开小灶系列馄饨在年报中被重点提及,自热米饭没有为其带来亮眼的业绩,而自煮火锅直接被放弃。

据极目新闻指出,目前海底捞自热小火锅(麻辣嫩牛、小酥肉、番茄牛腩),在一些终端零售价格均有不同程度地下调。而在电商平台上,目前10元以下的自热火锅产品也不在少数。

行业曾迅速发展

自热食品,是一类不依赖电、火等加热源,只需适度的冷水,通过与发热包发生反应快速释放热量,产生出高温蒸熟食物。常见的自热食品包括自热火锅、自热米饭等。

伴随着“单身经济”“懒人经济”的兴起,这一类自热食品曾迅速发展。独立市场研究咨询公司英敏特2020年6月发布的《中国方便食品行业报告》显示,2019年,自热食品销售额达71亿元,总体增速迅猛,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4.4%攀升至2019年的7.6%。

其中,自热火锅是市场规模最大的品类。国信证券援引智研咨询数据,中国自热火锅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2.33亿元增至2020年近70亿元,年复合增速达97.3%。

2020年,整个自热火锅融资环境曾达到高峰。据不完全统计,在2020年,包括食族人、白家食品、莫小仙、自嗨锅都拿到了较大金额的融资。例如,白家食品获得2亿元的B轮融资;自嗨锅在2020年的5月、10月,分别拿到了1亿元的B轮和5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

除此之外,参与的品牌也是百花齐放。据媒体梳理,当时包括颐海国际、大龙燚、小龙坎、德庄、杨国福等餐饮企业,统一、康师傅、今麦郎、白象等方便面企业,良品铺子(603719)、三只松鼠(300783)、盐津铺子(002847)等休闲零食企业,莫小仙、自嗨锅、食族人等新兴品牌都纷纷入局。

东方证券研报曾指出,自热食品的技术始于军用,主要为了满足野外军事行动的热食需求。近几年,自热技术拓展到民用以后,自热食品开始凭借着携带方便、食用便捷等特点,迅速开拓市场。

自热食品还有前途吗?

回溯自热食品行业的发展历程,自热食品们还能保住新消费所带来的流量,重新加速发展吗?

天津市民李先生表示,大概两三年前,自己和家人会经常购买自热火锅,但后来吃多了也觉得口味单一,加上现在外卖越来越方便,家里购买自热火锅的频率就越来越低。

餐宝典创始人、餐饮行业分析师汪洪栋曾和团队做过的一项调研显示,很多用户称自热食品为“末日食品”,即“实在没有选择,才会去选择的食品。” 他曾指出,初期消费者会受猎奇心理驱动购买自热食品,还会去做评测视频、分享笔记,但就像网红打卡一样,很难产生复购。若复购率低,线上模式就需要不断去做推广、购买流量,陷入循环之中,企业成本、利润压力不断增加。

对于自热食品销量的下滑,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此前提到过,2020年自热食品享受到了阶段性红利,随着外部环境问题缓解,其增速势必会回归到正常状态。“不过,我们可以看到,自热食品的消费习惯已经培养起来了,之后该行业还会继续增长,只不过增速相较2020年会有所放缓。”

同时,朱丹蓬也指出过,自热食品行业尚没有国家标准进行规范,市场良莠不齐;另一方面,部分自热食品产品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021年,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从网络平台购买了自嗨锅、莫小仙、三只松鼠等品牌的20件自热方便火锅类产品进行了比较实验,20件样品中有16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食材锅底部变形,其中标称“咔咔莎莫小仙”“蜀姑娘”“真心”“牧哥”的4件样品的食材锅底部出现了较明显变形。

据了解,2019年,上海市消保委首次对自热方便火锅类产品进行了比较试验并发布消费安全提示,这是第二次对自热方便火锅类商品进行比较试验。相较于2019年,2021年比较试验结果总体来看,发热包遇水放出易燃气体以及反应时锅体温度过高的风险已经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在包装材料、锅体结构等方面仍有改进空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教授刘慧曾指出,特殊情况过后,消费者更关注健康,健康食品越来越受欢迎。另外,自发热食品能够供给的种类有限,消费者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更加讲究,自发热食品很难满足。“对消费者来说安全是第一大隐患,更重要的是供给端,要深耕供应链体系,把控品质。另外一应尽快建立行业标准,规范食品品类收起。”

浦银国际在之前的研报中也提到,自热食品的竞争,正从新老厂商竞相涉足,比噱头比营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的第一阶段,进入比拼工艺和口味的第二阶段,通过口味优胜劣汰。该机构认为,消费者对自热食品的新鲜劲已经过去,而疫情肆虐时期线上疯狂囤货的阶段也已过去,中长期而言,美味才是消费者选择复购的核心因素,提升产品力是成为方便食品赛道长期赢家的关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