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记者朱涵)6月15日,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上海证券交易所指导,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主办,上海技术交易所承办的企业上市培育发展论坛暨上海市科创企业上市培育服务月启动仪式在上海成功举办。
会议上,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谢文澜指出,过去四年,科创企业上市培育库以加速硬科技企业上市为核心目标,为众多科技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支持。通过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绿色低碳四个行业CTO社区,推动产业集群化,吸引了具有标志性意义和压舱石作用的头部领军企业选择科创板。未来,科创企业要努力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当好牵引创新的“出题者”,掌握自立自强的“撒手锏”,抢占制胜未来的“新赛道”。
(资料图)
谢文澜表示,下一步,上海市科委将与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上海证券交易所等部门通力协作,强化制度供给,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鼓励更多耐心资本、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以高质量创新支撑引领上海高质量发展。
科创板规模不断壮大
科创板是我国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坚持科技创新发展战略,致力于服务实体经济,更是凭借其对“科创”实力汇聚的优势,已发展成为我国“硬科技”企业的主阵地。
当前科创板上市公司阵容不断扩大,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发展部上海区域主任齐飞表示,据最新数据统计,当前科创板上市企业534家,以上海为例,其中科创板来自上海的上市公司达83家,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江苏,其市值与融资额位列全国第一,分板块来说,生物医药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位列全国前列。此外,科创指标属性判断标准不断完善,从1.0版本到2.0、3.0版本,科创板企业定位未来将愈发完善。
此外,齐飞表示,从注册制改革的成效来看,对科技创新的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这一点在科创板体现尤为明显,在上述成果带动下,主板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发展要求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当前,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共有十五套基本上市标准,这也为企业未来上市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
国金证券研究所所长苏成也表示,科创板的市场属性尤为明显,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企业的生长土壤,当前科创板的市值已达到7万亿元,上市以来牛股不断涌现,对二级市场也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分板块来看,当前,科创板的电子半导体权重比重尤为明显,在未来,TMT、信息技术板块优秀企业也将不断涌现。
科创初创企业发展仍存在一定困难
尽管优秀企业“强者恒强”,但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发展、上市仍然存在着一定困难。西湖大学副校长、复星医药(600196)首席科学顾问许田表示,当前初创科创企业发展困难,是由于存在产业化不足、软平台支撑意识不够等方面问题,就此,许田总结了以下三点。
第一,科研与产业化存在着“两层皮”的问题。科研成果要想实现产业化突围,不能仅依靠高校院所的科研力量,还要与产业界结合,实现联合攻关、利益共享。除专注于成果转化,更应加强科学家与企业家的交流合作,才能将成果真正转化为市场认可的产品。
第二,他指出,当前有80%初创企业的失败不是由于技术研发存在问题,而是企业缺乏对核心人员的软平台支持。当前初创科创企业不止要为科学家提供硬件、场地、技术等方面支持,更应通过组织孵化和深度赋能,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过程中搭建一个能在商业模式等层面给予科学家帮助的软实力支撑,加强为其提供融资渠道,专利保护等各方面更全面细致的考虑,留住企业核心人才。
第三,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大都缺乏市场经验,市场应加强对初创型企业的助力,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引领优质初创科创企业更好地走向资本市场。
抢占制胜未来的“新赛道”
助力科创企业上市,离不开市场技术的指导和帮助。在全面注册制背景之下,科创企业该如何加速跑,抢占制胜未来的“新赛道”?
会议上,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主任黄丽宏回顾了科创企业上市培育库建设四年以来的发展情况——过去四年,科创企业上市培育库通过不断释放“向新力”,打造了一批大中小企业融通典型模式,并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强化人才培养基地布局的建设,为企业登陆科创板助推“加速度”。
黄丽宏表示,目前,累计入库企业达1841家,主要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领域的三大产业企业的数量占库内企业总数的40.6%,培育方向与科创板赛道定位保持一致。科创企业上市培育库通过不断集聚各类服务资源,打造政策辅导、融资授信、专家智库、科创赋能、专业辅导、企业社群6大类服务功能板块,助推企业加速上市。
黄丽宏表示,下一步,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将强化市区联动,结合服务基地产业特色,加大对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的支持引导,汇聚更多优质科创服务机构和智库专家,加强重点领域技术交流和创新赋能,不断完善CTO社区建设,形成更活跃的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