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梁施婷 深圳报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你好,我是沁沁!”在文博会11号馆,凡拓数创(301313)打造的超写实虚拟人“沁沁”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体验。
作为一家专注于博物馆数字化的解决方案服务商,凡拓数创在正在举行的第十九届深圳文博会上还带来一款数字“纹章瓷”,通过提取纹章瓷上所蕴含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元素加以影视级特效,能够在仿瓷盘上演绎出绚丽的观感。
如此高科技的展示和体验背后,需要3D Mapping投影技术。得益于“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广东数字文化产业展现出硬功夫、真本领,催生出华为、腾讯、励丰、凡拓、咏声、华强方特等文化新业态的行业标杆和独角兽,推进文化制造向文化“智造”飞跃。2022年,广东有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企业4267家,营业收入1.04万亿元,均占全国1/5,居全国首位。
广东文化产业何以在智造领域脱颖而出?在受访企业和专家看来,广东制造业基础好,数字化能力强,推动文化产品和文化装备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优势突出。尤其是,广东当下正大力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提出打造“粤港澳世界级数字文化中心”。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精神文明建设研究所所长夏辉认为,中国实体经济因有效供给不足导致的“供给缺口”与“需求外溢”,其问题根源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提供充分满足消费升级所需的产品与服务。广东通过推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助力文化“智造”向上突围,有效解决了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的问题。
升级数字文化装备制造
依托强大的制造能力,广东省文化专有设备生产、文化消费终端生产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其中,智能化数字化采集、影视虚拟制作及预演、新型影院系统、数字多媒体娱乐设备等领域领先全国,游戏游艺设备生产占全国4/5,智能家电、无人机工业设计能力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聚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广东文化“智造”突围的重点方向。
例如,广东超高清视频产业全国领先,在4K/8K超高清视频突破了多项核心技术。数据显示,广东有4K节目量2.8万小时,居全国首位。广东的超高清产业已经成长起一条初步形成覆盖视频采集、视频制作、网络传输、终端呈现、行业应用的全产业链。
在前端摄像领域,卓曜科技自主研发的国产8K讯道机系统,是目前全球最轻量化、最小型化的8K讯道摄像机系统,成功伴随神舟十三号航天员进入太空,进行国内首次8K超高清空间站电影的拍摄。
在终端呈现方面,TCL华星t7和t9、乐金显示8.5代线、超视堺10.5代线、惠州TCL模组整机一体化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量产达产。2022年广东超高清视频产业营收6063.5亿元,约占全国的1/5,产业规模继续领跑全国,加速迈向万亿级。
接下来,数字化升级成为推动文化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以数据驱动、人机协同、共创分享等为特征的数字文化装备制造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从而推动数字文化产业深入发展。
《深圳市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2018—2020)》显示,深圳数字文化产业及相关的世界500强企业、国有相关企业、上市的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企业群格局已经形成。
大疆创新、中手游、点石数码、A8、光峰科技等一批企业成为深圳数字文化产业专业发展、精品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比如,大疆创新利用不断迭代的无人机航测技术,提供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低门槛航测解决方案,将真实世界的宝贵遗产转化为数字资产。
近年来,广州以“制造业立市”,通过数字赋能、创意驱动,推动传统文化制造业向专业化、智能化延伸。
2022年8月,广州市发布《广州市关于推进数字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当中明确提出要加快VR/AR/X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扩展现实)、游戏交互引擎、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在文化旅游领域应用,培育一批数字文化装备重点企业。
文化制造向“文化智造”飞跃
数据显示,广东2022年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企业有4267家,营业收入达到1.04万亿元,均占全国五分之一,居全国首位。
广东正实现文化制造向“文化智造”飞跃。根据《广东省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的目标,广东将实施文化新业态新产业(300832)做强做优工程,培育壮大4K/8K、动漫等文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研发绿色印刷、数字印刷、新型影院系统、数字多媒体娱乐设备、智能家庭娱乐、流动演出系统、沉浸式体验平台等高端数字文化装备。
无论是线上数字文化内容还是线下文化产品,技术的变革满足了多元化的消费诉求,文化产品形态持续更迭,催生了更多的文化消费场景。
今年3月,腾讯研究院发布《2022文化科技十大前沿应用趋势》报告,从“虚实共生”“多维视听”“商业创新”“跨界应用”四个层面出发,提炼出2022年文化科技应用的十大前沿趋势。
文化生产的虚实共生将创造新生产力,提高创作效率、减少创新风险。2022年,AIGC进一步激活大众化的内容生产与交互,数字孪生技术助力文化创意更精准地落地,虚拟制作技术引发节目制作技术体系升级,文化生产进一步趋向虚实交融形态。
“我们考虑到,很多景区中固定不变的特色建筑可以有‘千人千面’的理解和再创作,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数字孪生+文旅’做到‘故事×N’的效果,用同样的风景,讲不同的故事。”广州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裁李曲柳表示,希望通过虚拟现实等集成创新,打造一批精品文旅业态新矩阵,用数字科技推动广东优质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化消费也从“多媒视听”全面走向“多维视听”,不断提升真实感、沉浸感、智能感。2022年,AI数字人的智能服务成为数实融合的“连接器”,实时3D数字建模技术让文化遗产得到“数字永生”,“超高清视频技术+社交推荐技术”重塑云演艺形态,文化消费的空间更加丰富多维。
例如,故宫和腾讯联合主办的“纹”以载道——故宫腾讯沉浸式数字体验展,向大众展示了“故宫最大裸眼3D文物”,让文物实现22倍高清放大,使用户体验到实物展也难以感受的丰富细节,同时打破物理空间限制,将故宫文物展览“搬运”到距离故宫博物院两千余公里外的广东深圳,实现了“文化+科技”的创新融合发展,以数字技术助力文化遗产焕发新的活力。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詹双晖表示,广东要抓住新一波科技革命带来的文化产业发展的转轨并道机会,在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IP化、个性化等方面抢占先机。
詹双晖建议,广东应聚焦重点的领域和产业,例如动漫、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网络视听、电子竞技、云服务、数字文化装备、“数字文化+”等,培育一批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型、复合型的跨界人才,培育文化“独角兽”或准“独角兽”企业,在打造全国乃至世界领先的数字文化新业态集群上下功夫。
“文化+科技”正成为全省文化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我们的特种电影和设备已经输出到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配套出口20余部影片。我们正在进行与法国、卡塔尔、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的主题乐园项目洽谈合作,将中国文化进一步推向世界。”包括华强方特集团在内,广东一批在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文化设备制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点出口企业和品牌正加快走出去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