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疆大枣、吉县苹果、永顺莓茶、运城果干……在近日举行的2023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会上,全国832个脱贫县所在省(区、市)供应商带来了2万多款脱贫地区“土特产”。在3天的时间里,现场和意向订单金额超过1亿元。

为做好脱贫地区“土特产”文章,中国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三年前建设运营了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即“832平台”,主要服务全国832个脱贫县,助推当地优质农副产品和“土特产”融入全国大市场。

“‘832平台’具有鲜明的政策属性、帮扶属性和公益属性,对所有的入驻供应商都不收取入场费和交易服务费。”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负责人刘国生表示,截至目前,上线的产品有30多万款,入驻的供应商超过了2万多家,累计成交额突破了360亿元。

“以往,农民的二级桃卖不掉都烂到地里了,现在公司收购农民的二级桃做成桃脯,可以帮助农民每亩地多增收五六百元。”运城市吉力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柳永忠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桃脯,面粉、粉条、食油、麻花和糕点类等农副产品加工和销售成为让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他的公司的6个加工分厂,解决了当地脱贫户的就业问题,每年为农民直接增加卖桃收入1200多万元,产品收购辐射贫困村36个,带动贫困户1800户,间接带动上万人,人均增加年收入14000余元。通过“832平台”,他的产品销路也越来越宽。

和田供销一家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邓静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832平台”在消费客户和脱贫地区农户之间架起了一座“帮扶桥”,帮助新疆和田县打通产销对接“最后一公里”,让和田县的核桃、红枣等优质农特产品走出新疆,走向全国。2022年,“832平台”销售新疆脱贫地区各类农副产品达3.26亿元,切实解决了新疆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在“832平台”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得以打开销路,农户的口袋也越来越鼓。湖北秒捷汇现代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苗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通过“832平台”,成功解决了农产品滞销卖难问题。2022年,销售湖北当地柑橘150吨,黄桃、阳光玫瑰及各类蔬菜等1000余吨,2023年,借助“832平台”销售出去10万多斤监利藕农莲藕。

“永顺莓茶、猕猴桃、蜜桔、山茶油、腊肉、松柏大米等,都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湖南省永顺县委副书记符家波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永顺县委、县政府与“832平台”合作,以优势特色产业品牌为引领,推动全县143万亩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在“832平台”有70家供应商,1419款商品,三年来销售额达到6.6亿元,实现5.3万户、20.5万农村人口稳定增收。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副主任韩立平表示,搭建产销对接平台,促进农副产品流通,是夯实脱贫基础、稳定帮扶成效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内容。供销合作总社将以此次对接会为契机,加快构建联结产地到消费终端的农产品市场网络,推进传统流通网络数字化转型,不断创新流通服务方式,积极拓展“832平台”的采购区域和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据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介绍,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发挥好政府采购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作用,突出产业提升和机制创新,通过政府采购需求牵引助力打通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生产、流通的难点和堵点,激发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共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