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全媒体记者何昱李钢张豪邹丽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更好地推进科技成果与人才供需的深入对接,5月20日,大湾区科学论坛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技能人才供需对接分论坛在广州市南沙湾滨海会议中心举行。众多具有科技成果转化经验的科学家与职业教育领域领军人参加,共同讨论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方向,推动前沿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完成从基础研究到产品应用、产业变革的价值闭环。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作为跨越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排头兵,是建设智慧型湾区的必备人才配置。
“当前我们正处于由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和引领的新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前沿,大批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对人才的需求规模持续扩大,需求类型日益多元,需求层次不断丰富。”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英在致辞中表示,“不仅需要普通高校培养设计研发方面的学术性人才,更需要职业院校培养大批制造、装、调、操作、运维等技术型人才。”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科技成果转化:职业教育大有作为”的主旨演讲。据鲁昕介绍,现代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主要培养四类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工程技术人才、技术技能人才、数字工匠人才。为了更好地推动国内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组织19大类专业相关领域26位院士和专家学者,深度指导和参与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修订工作,为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提供了前瞻指引。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在主旨演讲中向现场观众介绍了目前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现状:我国中职学校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比接近94%,高职学校中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的占比为55%。
主旨演讲之后,来自不同科研院所、科创企业的代表分别上台分享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成功案例。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顾振飞介绍了他们学校科研团队发明的一种图像去雾方法,该方法先后取得了13项发明专利授权,带动经济效益约人民币500万元。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所长、医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梁栋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据梁栋介绍,使用磁共振成像进行脑中风早期筛查检测在不加速的情况下大概需要20多分钟,使用外国西门子的技术大概是8-9分钟,而使用他们团队研究出来的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方式进行检测仅需要3.2分钟,可以帮助医生做更好的诊断。
在论坛的最后,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田霖公布了16项科技成果和专利进行现场推介。(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pai.ycwb.com)
来源|羊城派
责编|梁泽铭
校对|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