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


(相关资料图)

近期,国内银行业持续出现存款“降息潮”,不少农商行与村镇银行也加入了存款利率下调的行列。有业内人士称,在净息差持续收窄的压力下,未来商业银行主动压降负债成本的动作仍可能继续。

近期的存款“降息潮”包括两方面:其一,4月以来,中小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例如,河南多家农商银行上月根据河南省农信社的安排统一下调了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包括新县农商银行、焦作解放农商银行、光山农商银行等。广东澄海农商银行与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均从4月1日起调整人民币存款利率,湖北的武穴农商银行、黄梅农商银行、罗田农商银行等自4月8日起下调存款利率。

部分中小农商银行在前期出于“揽储”考虑而加息,最新的降息使存款利率回到原有水平。据媒体报道,河南新蔡农商银行、河南罗山农商银行等在1月上调部分期限存款利率,1年、2年和3年期分别上调35个基点、30个基点、45个基点,4月8日下调了对应期限的存款利率,下调幅度与1月的上调幅度持平。

其二,从5月15日起,银行协定存款及通知存款自律上限实施下调,四大行执行基准利率加点不超过10个基点,其他金融机构执行基准利率加点不超过20个基点,而此前这两类存款利率加点上限为基准利率加65个基点。

“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利率加点上限的下调,总体来说会有助于净息差的扩大。同时由于存款利率下降,银行也会有更大的空间来降低对企业的贷款利率,可能会起到鼓励企业增加投资的作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金融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钟辉勇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说。

兴业研究公司金融监管高级分析师陈昊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商业银行大多数贷款在每年一季度进行重定价,因此2022年LPR调降对贷款收益率的影响集中体现在2023年的净息差中。从2023年一季报公布净息差的10家总资产超过5万亿元的上市大中型银行来看,2023年一季度净息差均值为1.79%,相较于2022年全年的净息差下降14个基点。根据测算,在调降协定存款加点上限之后,国有大型银行和上市股份制银行的整体负债成本率大体可以下降4.46个基点,进而可以拉动这些银行整体净息差上升3.89个基点。通知存款利率加点上限调降对净息差的具体影响难以测算,但这一举措无疑也将有效提升银行净息差水平。

2022年年报显示,有多家上市银行净息差低于1.8%。而按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4月10日发布的《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净息差的评分“警戒线”为1.8%(含),低于1.8%将被扣分。

复旦大学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尧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称,净息差持续收窄的压力较大,有的已逼近或跌破“警戒线”,商业银行有降低存款利率的需要。部分银行的中长期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大于短期存款利率,主要是应对去年以来较为突出的存款定期化趋势,因为这导致了存款成本率上升,加剧净息差收窄。“降低存款利率,可对银行负债成本与净息差起到改善作用,也能够带动储蓄资金合理分流。”他说。

各家银行眼下均把稳定息差和利息净收入作为现阶段的重点工作,那么,中小农商行又该如何作为?钟辉勇表示,中小农商行面对“降息潮”,可以通过提供更好的服务等方式进行差异化竞争,进一步改善客户体验,积极吸收存款。同时,中小农商行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快数字化转型等方式来降低运营成本。

“为了缓解净息差收窄的压力,近年来监管部门和利率定价自律机制通过多种方式引导银行降低存款付息成本,特别是2023年4至5月部分中小银行所迎来的存款利率普降,将使得此前存款利率具有相对优势的农村中小银行存款利率优势减弱。”陈昊指出,虽然这或许将相应降低农商银行的吸储能力,但也为中小银行转变业务思路提供了契机。未来农商银行可以结合居民需求,以两条路径进行应对:第一,基于客户对个人金融服务需求的升级,通过代销资管产品、保险产品等方式增加个人金融产品供给,以AUM而非存款指标作为考核要点,从而通过提升客户黏性的方式,达到留住客户存款和提高中收占比的双重目标。第二,基于线上渠道发力,引入外部成熟系统加快银行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本地客户服务体验的方式提升客户黏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