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继今年1月和4月国内多家中小银行密集开启下调存款利率模式后,“五一”假期后,浙商银行(601916)、恒丰银行、渤海银行三家股份制银行,以及隰县新田村镇银行、应城融兴村镇银行等多家村镇银行也纷纷对存款利率进行调整。
其中,浙商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均自2023年5月5日起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经过本次下调,3家银行的活期存款年利率均下调至0.25%;定期存款中,1年期、2年期和5年期整存整取产品年利率均下降至1.85%、2.40%和2.95%。3年期整存整取产品年利率略有不同,浙商银行调整为2.90%,恒丰银行和渤海银行调整为2.95%。
截至目前,经过近两年来的多轮下调,我国国有大行和12家股份制银行的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告别“3时代”。
“此轮银行调降利率始于2022年9月中旬,综合来看此次部分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仍是2022年降息潮的延续补充。不同的是,去年9月开始下调存款利率的是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今年调降的主要是去年末未进行调整的中小银行,呈现‘以大行为主导,小行后续跟进’的特征。”一德期货宏观分析师肖利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中小银行与大型银行的利率差总体仍需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只是调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
国际期货高级研究员汤林闽也表示,与去年4月、9月两波银行“降息潮”相比,本轮银行“降息”的一个主要特点在于其更加体现了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效,即去年两轮银行“降息”是改革开端,而本轮银行“降息”则体现了改革的后续进展。
谈及今年以来国内多地中小银行相继“降息”的原因,多数分析人士认为主要受银行息差压力较大的影响。肖利娜告诉记者,2022年在两波存款利率下调后,银行整体净息差仍处于低位,首次跌破2%。今年以来的市场贷款利率继续下降,银行息差压力很大,银行尤其是中小股份制银行有调降存款利率的动力。“4月以来多家中小银行纷纷下调个人存款利率的主要目的均在于稳定银行息差水平,通过降低存款成本来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此外,今年4月10日市场利率自律定价机制最新修订发布的《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将“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情况”纳入考核,也成为推动银行调降存款利率的一大因素。汤林闽表示,该办法在“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评估指标及标准”中新增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情况(扣分项)”一项,这一调整将原来的激励性机制改为惩罚性机制,如果银行存款利率的定价上限没有下调,有可能不利于MPA,从而促成多家银行此次下调存款利率。
在汤林闽看来,本轮存款利率下调,一方面可能对居民或企业的储蓄意愿产生影响,促使居民和企业减少储蓄、增加消费或投资,从而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复苏;另一方面,中小银行往常的一大优势在于其存款利率较高,存款利率下降必然影响其这方面优势,也会倒逼中小银行加快转变经营思路、提高经营能力。
总的来看,在本次三家股份制银行对利率调整后,我国12家股份制银行存款挂牌利率调整已悉数完成。谈及后续存款利率下调空间,肖利娜表示,考虑到存款利率目前已处于较低水平,以及近期消费有所回暖、融资需求上升,对中小行银行进一步调降存款利率构成阻力,大行跟进的可能性也不高,因此短期内存款基准利率大概率不会进一步大幅调整,此轮银行调降存款利率或暂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