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复苏是经济从萧条到繁荣的过度期,因此复苏的初期仍然存在萧条时期的影响,微观主体的信心比较容易受到突发事件的扰动,乐观情绪与悲观情绪容易反复,同时这也是为何微观主体对复苏存疑的原因。一季度随着国内消费的持续恢复,经济复苏已经逐渐起势,二季度随着居民收入的持续修复,消费复苏或逐步扩大至汽车与家电等大宗消费品,进而从需求端驱动相关大宗商品价格。
美国硅谷银行的突然破产导致国内消费的复苏进程在3月份受到干扰,居民消费意愿的恢复程度被显著“回撤”。叠加商品供应端的快速复苏,供强需弱状态下,价格继续走弱,引发人们对通缩以及消费是否复苏的担忧,市场主体对未来经济的信心修复进程也再次受阻。但是从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来看,在投资企稳和出口超预期的背景下,国内消费在今年的复苏趋势其实是非常明显的。
具体看消费的复苏进程,可以分为“恢复”消费与“扩大消费”。“恢复”消费主要是立足当前,恢复此前受卫生事件影响的部分消费,特别是线下接触性消费,着力提升消费信心,恢复市场活力。“扩大”消费是着眼长远,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着力促进消费升级和潜力释放。这也就奠定了我们此轮的消费的复苏需要一定的时间。
【资料图】
“恢复”消费持续发力,一季度经济超预期
随着消费场景的有序恢复和促消费政策的落地生效,消费市场恢复态势明显。由居民出行半径的“恢复”所带来的接触型服务消费引领“复苏”趋势,“恢复”消费持续发力。餐饮堂食以及电影院等线下消费场景的恢复,居民消费逐渐回升,消费持续向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3.9%,增速比1—2月份加快4.7个百分点,高于商品零售额增速9个百分点;全国电影票房收入158.6亿元,同比增长13.5%。
同时居民出行次数的增加也带动了服务消费的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逐渐回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同比增长58.9%,较2019年月均客运量增长27.9%。从清明假期看,国内旅游出游人次较2022年清明节当日增长29.1%,旅游相关消费快速恢复态势继续显现。
消费的复苏也同样带动一季度经济明显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922亿元,同比增长5.8%;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6%,尽显消费复苏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居民收入提升,消费倾向增加,二季度消费复苏态势有望延续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是我国消费增长的主要来源。卫生事件冲击下,产业链受损,企业生产显著放缓,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卫生事件发生期间下降明显,叠加外围风险的上升,居民风险偏好下降,储蓄率攀升,导致我国的居民消费受损。
随着居民生活恢复正常,企业经营景气开始回升,居民的收入开始逐渐得到保障和提升。2023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70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1%,实际增长3.8%,其中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6163元,增长5.0%。居民收入的稳定也增加了居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倾向。据中国人民银行一季度的城镇储户调查报告显示,一季度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 23.2%,比上季增加 0.5 个百分点。同时消费者信心指数环比也出现了明显的改善和趋势修复,整体来看,二季度随着居民收入的稳定和消费意愿的修复,消费复苏的态势有望延续。
消费复苏将带动大宗商品需求,但复苏路径会导致价格表现出现差异
消费的复苏将从需求端整体促进国内市场的需求恢复,但是消费复苏的路径将会导致商品价格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以“恢复”消费到“扩大”消费的复苏进程来看,“恢复”消费更多的停留在出行、餐饮、服装等领域,这也将带动能源类、食用类农产品以及纺织服装相关商品的需求,从而对相关大宗商品产生一定的价格抬升驱动,但供给端的修复或不支撑商品价格出现持续的上涨。
而到了“扩大”消费阶段,更多的是体现在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领域,耐用品的消费或成为消费复苏后半段的主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替代作用的增强,绿色家电、联网家电以及新能源汽车等商品的消费边际增量空间明显,或在消费复苏的后期对相关商品产生明显的需求驱动,例如:化工品、钢材等。
一季度的经济运行整体符合“恢复”消费的特点,消费领域也主要出行以及餐饮消费方面。二季度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持续稳定,居民收入和就业预期的稳定,消费持续复苏,居民消费所带来的滞后效应会逐渐向企业端利润进行传导,从而再反馈至居民收入,以此形成循环,促进消费的持续复苏。而供应的阶段性修复则是商品价格震荡的具体原因。
综合来看,目前国内复苏之势已初现苗头,服务业的复苏体现的比较明显,随着五一假期的到来,接触型消费的复苏或将延续恢复态势,进而带动相关农产品以及油品的需求,而后续随着扩消费政策的逐步落地,企业景气的逐步回升,其他商品的需求会逐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