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养猪业乱象纷呈,笔者试着解析行业中的八大怪状,供大家参考,以便于更好地应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行情起伏不定,周期规律失灵。

养猪业格局与结构因为产业化大集团的疯狂进入及散养户的溃散而快速调整,新趋势势不可挡。行情波动“超常”,周期规律“失常”在所难免。

2、疫情反复无常,防控经常失效。

猪场疫情的发生虽然与其管理水平密不可分,然而人们总是会忽略大环境因素的影响。当失去了总体的防御之后,疫病防控变成了单场的独立对抗,被攻陷只是时间问题。

3、存栏居高不下,出栏节奏失调。

除了能繁母猪存栏与未来10个月的肥猪出栏的对应关系以外,判断行情时不可忽略六个因素:消费市场的变化;二次育肥;疫病流行;怀孕母猪与产床上的仔猪淘汰情况;行情高低对出栏体重和出栏量的影响;供需博弈中的力量对比状况。

4、肥猪忽高忽低,仔猪不温不火。

如果说卖肥猪是“现货”销售,那么买仔猪就是“期货”采购了。肥猪价格的博弈是供需双方基于肉的多少决定的,不是取决于猪的多少。出栏数量和体重两个变量组成了基本盘肉的多少。

5、二育一鸣惊人,仔猪补栏犹豫。

市场的极度波动,给二次育肥创造了机会和巨大空间,并且在去年一鸣惊人地成为扭转行情的杀手。但是二次育肥市场空间有限,运作机会局限,一旦遭遇养猪集团与屠宰企业的联手绞杀,就有可能瞬间崩盘,体无完肤。

6、饲料成本高企,期间费用难降。

饲料原料紧缺和成本提高是必然的,它直接提高了养猪成本,并且难以下降。另一方面由于这一轮的产能迅速扩张的绝大多数企业是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来完成的,因此出现了高负债、高财务成本的局面。许多猪场都做不到满产,使得制造费用居高不下。

7、期货背离现货,预期不及实际。

期货无疑是一个好的服务于养猪业的工具,现在的问题是它还处于运营的初期,还不够成熟,没有很好地契合与服务养猪业。因此我们需要大胆迎接它、接纳它、掌握它、运用它,最终将它成为好的工具和帮手。

8、屠企亏多盈少,格局正在巨变。

屠宰业原有的规模结构及盈利模式,已经无法匹配巨变后的养猪市场。以牧原、温氏、天邦等为代表的屠宰新势力脱颖而出。

之所以感觉到这么多“怪状”,是因为我们还停留在传统思维模式中。当我们见怪不怪时,新的市场格局就稳定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