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带来的温室效应、极端天气及生态系统失衡是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目前,资金仍是制约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国际社会应进一步加强气候投融资国际协调,不断创新金融工具,既着眼当下又兼顾长远,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资料图)

“通货膨胀虽然令人头痛,但我们仍能生存;经济衰退固然不好,但仍有复苏机会;而如果不能成功应对气候变化,则将面临灾难性后果。”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界银行2023年春季会议的一场高级别研讨会上,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的一席话发人深省。

过去3年,世界经济经历了新冠疫情、俄乌冲突、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重大冲击。与此同时,气候变化带来的全球性威胁也从未停止,温室效应日益突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生态系统失衡加重,这些是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影响愈加突出和明显。瑞士再保险瑞再研究院的一份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飓风、洪水等自然灾害给全球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2750亿美元。如果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增强经济韧性,之前取得的经济成就可能付诸东流。因此,提升全球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各国需要重点考虑的优先事项,也需要各国公共和私营部门以及各类国际组织的全力支持和参与。

为应对气候变化,各国纷纷作出“碳达峰”“碳中和”承诺,不少国家开始采用碳税或碳交易等市场工具进行减排,加快推进绿色转型。但是,资金是制约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

首先,资金缺口大。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大量资金,2022年全球在能源转型方面投资约1.4万亿美元,据国际能源署数据,全球能源转型所需投资“是这个数字的三倍多”。联合国数据显示,到2030年,发展中国家的气候适应需求将飙升至每年3400亿美元之多。然而,目前对气候适应的支持还不到这个数额的十分之一。

其次,贫富差距大。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条件、基础设施、金融手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2021年全球气候风险指数分析了国家和地区受天气相关损失事件影响的程度,并显示出欠发达国家通常比工业化国家受到的影响更大。目前,仅有15%的清洁技术投资流向全球约80%人口居住的发展中经济体,这些差距将进一步放大现有的“气候应对鸿沟”。

再次,历史欠账多。在去年于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气候欠账”问题成为会议的一大焦点。因为早在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达国家就作出承诺,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支持,但至今没有兑现。

目前,全球现阶段已有行动与整体温控目标还存在显著差距,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更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短板和薄弱处所在,亟须获得更多资金、技术和建设能力方面的支持。

据介绍,IMF去年推出了韧性与可持续性信托(RST),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包括中国在内的6个国家提供了总计153亿SDR(200亿美元)的首轮资金。目前已经有5个相关贷款项目正在运营。各国对RST贷款需求强劲,约有44个国家有兴趣加入目前的项目。

不过,IMF副总裁李波直言,IMF各成员国齐心协力推出RST来帮助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这是一个令人高兴的好消息。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应对气候变化资金缺口巨大,这需要通过各种紧密的国际合作才能实现。

相较于一般的环境问题,气候变化的影响范围更大、涉及的行为体更广、时间跨度更久,国际社会应进一步加强气候投融资的国际协调,不断创新金融工具,既着眼当下又兼顾长远。正如格奥尔基耶娃所指出的,各国必须采取变革性的气候政策,实施监管和体制改革,为私人气候融资创造有利环境。与此同时,应探索利用公共和私人融资为各国气候行动提供资金的方法途径。在这方面,多边机构、各国当局和私营部门可以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将气候挑战转化为机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