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陶力、张梓桐 上海报道


(相关资料图)

又到互联网公司财报季。记者梳理财报发现,不仅百度、阿里、腾讯等巨头财报表现出营收稳定、利润率上升的特征,诸如有赞、叮咚买菜、爱奇艺等科技公司也选择了瘦身之路,即不再追求单一的规模上升,而是更加看重稳健发展。

在外部环境愈加不确定的情况下,强调“自我造血”能力,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站在十字路口的最优选择。“2023年,我们的大基调将是,在保持健康盈利和合理人效的前提下,去追求更好的业务基础积累和组织能力积累,做中国第一批盈利的中型企业服务公司。”近日,有赞创始人兼CEO白鸦在业绩交流会上表示。

3月23日,SaaS服务商中国有赞发布了2022年全年业绩报告。2022年,该公司收入14.97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订阅解决方案收入和商家解决方案收入分别为8.9亿元、6亿元。中国有赞年度亏损6.46亿元,经调整净亏损3.95亿元,同比均大幅收窄。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在第四季度首次实现盈利,约为715万元。从单一追求规模效应的困局中走出来的互联网企业,并非有赞一家,追求更加健康的现金流,已经成为当下主旋律。

相关行业人士认为,当下美联储仍处于加息周期,即便近期可能减缓加息,但美元高利率将持续一段时间,国内互联网公司不少是在美股和港股上市,也在美股和港股融资,高利率使得互联网企业融资成本提高,所以他们要量入为出,更加关注自身现金流。

挖掘存量市场

对于中国零售行业而言,过去一年许多商家过得不容易。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足44万亿,同比下降0.2%,实物商品网上零售增长了6.2%。

但在外部环境并不十分理想的情况下,有赞仍在深挖零售行业的存量价值。财报显示,2022年有赞商家交易额达到1014亿元,同比增长3%,非快手渠道的GMV相比2021年同比增长19%;在报告周期内,有赞单个商家的平均销售额也再创新高,约为120万元,同比增长约9%。

对于电商SaaS赛道内的玩家来说,付费意愿高、付费能力强的大中商家是“香饽饽”,也是各家激烈竞争的所在。财报显示,2022年有赞的付费商家中,中大商家占比提升至47%,续签率超过75%。

在新增用户受限的情况下,品牌方也选择了利用私域扩大市场。新希望乳业用户运营负责人王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从腾讯和有赞两家平台的数据可以看出,私域仍然有较大发展空间。“我们希望利用企业微信,打造与用户更近的关系;利用会员营销体系,打造高等级会员的权益及活动,通过忠诚客户的不断积累,营造品牌口碑,实现通过口碑的裂变,产生人传人的效应。”

在她看来,通过用户行为的分析、标签的应用,更加懂得用户所需,能够实现客户的分群运营。“社交裂变以私域用户为基础刺激分享,获取用户社交关系链中的用户,可以充分利用用户的拉新价值,并且获客成本较低,有利于实现快速的用户增长。”

此前在有赞十周年大会上,有赞COO兼联席总裁浣昉曾透露,截至2022年,有赞服务的商家私域成交额破亿的商家相比2016年翻了6倍,年复合增长34.8%,而私域成交额超过千万的商家相比2016年翻了17倍,年复合增长达到59.8%。

加速自我造血

除此之外,有赞在线下门店零售商家中的渗透率也在持续提升,2022年有赞门店SaaS产品的新增付费商家占比约为50%,来自门店SaaS业务的GMV达到425亿元,同比增长约53%,在整体GMV中的占比提升至42%。

事实上,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客户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SaaS企业来说,一味追求规模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何“精耕细作”提升经营效率,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要解决的课题。

对于整个零售行业来说,补贴换取规模之路已经走不通。在用户规模增长见顶、常态化监管等因素的影响下,行业高速增长已经成为过去式。如何形成健康的商业模式?将是各大互联网企业在“下半场”竞逐的关键。

日前,叮咚买菜发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叮咚买菜该季度实现营收62.0亿元,同比增长13.1%。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叮咚买菜首次实现单季GAAP净利润转正,净利润为4990万元,实现全面盈利。

除此之外,在成本侧,2022年第四季度叮咚买菜总运营成本和费用为61.6亿元,与2021年同期的65.2亿元相比,下降5.6%。其中,销售和营销费用9110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3.58亿元下降74.5%。

压缩成本成为一致的选择。在营收未见明显增长的情况下,有赞此次首度在季度盈利,主要得益于其在成本端的大幅调整。有赞2022年的行政支出费用为2.9亿元,同比减少12.6%。

如何保持长期的竞争力?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B端客户的特殊性对平台企业和SaaS企业在成本控制上提出了要求,不能再以流量的方式来拓展客户,而是要通过维护客户关系,通过压缩成本提高效益的方式来挖掘存量市场价值。“平台企业和SaaS企业如今都在转向B端和G端,当前主要还是B端企业为主,B端和C端有区别,B端更关注成本效益,更关注云计算平台的跟踪服务能力。”

除此之外,盘和林认为,互联网领域内的规模和利润增长依然是正相关的,部分公司亏损的往往是新项目,而不是传统优势项目。很多企业已经进入成熟期,行业格局已经稳定,用户数量已经趋于饱和,此时要探索通过内部管理来增效,而非盲目扩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