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招聘市场,小语种人才可谓炙手可热,不仅需求量大,且工资水平高。有数据显示,跨境电商小语种人才的平均年薪在过去一年为15.76万元,涨幅达到12.65%。此外,日语和德语等语种的人才需求量也较大。在业内人士看来,小语种人才需求上涨和我国外贸发展紧密相关,从更长的周期来看,依旧不会成为大众就业选择的优先领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招聘市场上受热捧

近日,在一场招聘会上,一家来自浙江宁波的企业开出数十万到几百万元不等的年薪待遇,招聘熟悉跨境电商的小语种人才。记者也注意到,在招聘会场之外,还有部分跨境电商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方式提前锁定小语种人才。一时间,小语种人才成了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

“看到这个现象还是很惊讶的,我是学俄语出身,五年前大学毕业的时候,班级里绝大部分同学选择加入外贸行业,还有一小部分同学选择中石油和中石化的驻外岗位,仅有很少几个同学从事与翻译有关的工作,并没有同学从事跨境电商相关行业。”毕业于河北大学俄语专业的冯慧告诉记者,“外贸行业的薪资水平在起步阶段并不高,本科生大概为3000元/月,后续随着能力的提升和业务量的上涨,工资水平会有所提升。”

曾就读于河北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的王媛也向记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外贸公司是绝大部分同学的首选,还有一些同学从事教育培训的相关工作,包括教授小语种课程、办理出国留学等。

与冯慧不同的是,王媛是2020年大学毕业,在她的记忆中,当时班级里已经有同学看到了跨境电商的发展潜力,选择加入其中,以亚马逊和易贝为主。但当时的薪资水平远不及现在,亚马逊的底薪为2500元/月,易贝则相对较高,实习期底薪为4500元/月。

RECP带来的新机遇

近年来,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快速发展,跨境电商直播也成为了小语种人才的新机遇。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由跨境电商直播带来的海外商机需求同比增长了277%,海外批发商看直播下单已经成为一种常态。3月第一周,某跨境电商平台上有超过70%的海外客户观看了中国工厂的超5万场跨境直播,跨境直播开播的外贸企业超过了6万家,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在上海市人才理论研究基地研究员杨国庆看来,“在将海外某国作为主要目标市场的直播活动中,主办者面对的是当地普通消费者,使用这些普通消费者听得懂的语言可以起到良好的沟通效果,更容易让对方产生亲和力和信任感,提升购买力”。

事实上,小语种人才的火爆,与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落地密不可分。

浙江省商务厅数据显示,2022年浙江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11682.9亿元,增长12.5%,其中出口7157.1亿元,同比增长22%,增速高于全省平均8个百分点;2022年浙江实际使用RCEP其他成员国外资15.4亿美元,同比增长51.2%。

在RCEP的带动下,跨境电商已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新动能、转型升级的新渠道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无论中央还是各地都在积极部署,持续加大对跨境电商的政策扶持。

过去一年,一家知名跨境电商在直播带货中使用的语种已经覆盖了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和阿拉伯语等。

另有数据显示,日语和德语等语种的人才需求相对较大。对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副教授陈建伟向记者表示,“日本和德国的贸易往来在我国外贸板块中占据重要地位,也为相关人员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日本和德国的制造业竞争力强。随着我国国民收入水平提升、消费升级带来的进口产品需求,也带火了跨境电商,进一步刺激了对日语和德语的人才需求”。

仍是小众选择

跨境电商直播的火热是否会推动小语种行业成为就业的热门?对此,一位业内专业人士向记者表示,火热的跨境电商直播把小语种行业推到大众视线中,暂时受到热捧,但并不会成为大众就业选择的优先领域。在跨国贸易和国际对接等领域,英语永远是首选,小语种只是一种辅助,这种情况并不会在短期内发生改变。

而在王媛看来,小语种一直都是一种“媒介”,或者说是“跳板”,掌握了小语种能力只是打下了基础,要想真正靠其谋生,还需要整握更多的技能。

“语言只是一种工具,想要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一定要具备熟练的经验与其他工作技能,也就是‘小语种+’。”陈建伟也为有意从事跨境电商直播行业的就业者给出了建议,“未来人工智能可能会承担一大部分的翻译任务。因此想做好跨境电商直播,除了要学会小语种,还需要掌握一些与海关、外贸、税收、运营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升工作能力。”

“各个不同语种的需求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阶段发展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对小语种人才来说,既要掌握语言本身,还要熟悉该语种所在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国策,并在该领域进行深耕细作。”杨国庆补充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