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李利明

几天来,房贷年龄延长成为热议话题。2月16日,“贷款年龄最长达100岁”的一则海报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建发房产与南宁部分银行合作,客户购买建发南宁相关楼盘的住房按揭贷款加贷款期限可放宽,子女作为共同借款人最长可贷至100岁,即借款人不超过70岁,再加子女做共同借款人,贷款年限最高可以贷30年。这是各地各行房贷政策竞相放宽的最新消息,此前,南宁多个楼盘对外宣称“住房按揭贷款年龄期限可延长至80岁”,包括中信银行(601998)等部分银行已经在执行该政策;随后,杭州两家城商行延长贷款年龄至75岁,宁波两家银行将房贷年龄期限提升至最高80岁;交行北京一家支行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表示,当前最高房贷年龄期限可达到95岁。

笔者认为,对于银行而言,这种房贷政策竞相放宽的声誉风险不容忽视。

首先,市场对此的反应并不正面。可以说,网上舆论不是一片叫好,而是普遍质疑。2月12日以来,诸多媒体对于几家银行调整放宽住房按揭政策的信息解读,并不认为这是正面信息或者对银行的利好,更多表现出了吃惊和担心,既有媒体评论指出,“银行放款房贷年限应避免啃老变坑老”,认为银行放宽贷款年限并非是出于“扶老”,而是为了放出更多贷款赚取更多利息,银行此举是在掏老年人的钱包来刺激低迷的楼市;也有网上评论人士认为银行这种做法有点过了;还网友认为“银行死要钱,不要脸!!!”。多数媒体对于银行如此放宽贷款年限的风险如何把控和实际可操作性表示出了谨慎的质疑。如果几年后“贷款年龄最长达100岁”的客户还款困难或者还款纠纷的个案被媒体曝光,一定会成为媒体关注焦点,将会让所涉银行成为众矢之的,酿成重大声誉风险。

其次,监管对于银行这样的政策调整将如何反应?正如多家媒体报道所言,这就是接力贷——“在现实中,即使用父母的购房资格来买了这套房子,后续的还贷基本还是由子女来还款的”。监管机构此前对接力贷明令禁止,去年某家银行因为某款房贷产品涉及到接力贷而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及时发声澄清该产品并非接力贷并第一时间下架。到目前为止,并未看到监管对接力贷放行。难道几家银行是在试探监管对于接力贷的态度,希望监管能够默认?如果监管表态银行不能为了刺激房贷而忽视风险,这些接力贷是不是在打擦边球?如果监管点名银行打擦边球并明令禁止,这几家“出风头”的银行必将成为媒体报道和网上批评的重点对象。

此外,银行不能让地产商的噱头成为自身的风险。房地产商为了加快住房销售,各类营销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贷款年龄最长达100岁”就是其营销噱头之一,但这是拿合作银行来背书。现实中,银行即使放宽贷款年限,在具体操作中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贷款条件会更多,审批会十分严格,流程也会更加复杂,如中信银行南宁分行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近期总行统一下发文件,其中“贷款人年龄加贷款期限”放宽至不超过80年,但“贷款人年龄不超过70岁”这一规定没有改变,且相关业务前提是银行已经核实贷款人收入流水满足贷款要求;交行北京一家支行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当前最高房贷年龄期限可达到95岁,但是需要子女担保,且贷款人退休金和担保人的月收入可以覆盖月供的2倍。可以说,真正能够在“贷款人年龄加贷款期限”达到80年申请到房贷的客户,恐怕少之又少;达到95年的客户,能够申请到房贷的更会是屈指可数。如果年近70岁的客户听信了银行这样的宣传去申请住房按揭贷款,花了好大的精力去申请,结果在每家银行都未能申请成功,就有可能在网上发声指责银行,相关信息将会引发舆论发酵,纷纷批评银行忽悠客户,这将对银行的声誉产生负面影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