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能源局、国家邮政局八部门联合下发《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在重点任务中提出,加快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自动充电、快速换电等新型充换电技术应用,加快“光储充放”一体化试点应用。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光储充放”一体化项目可降低传统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气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并实现长期可持续的经济收益。
“光储充放”一体化政策逐步落地
(资料图片)
“光储充放”一体化,即“光伏发电+电能储存+车辆充电”集成一体的绿色充电模式,在汽车行业,车企如特斯拉,动力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300750),充电运营商如特来电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都已投身到“光储充放”一体化的建设中。
在去年6月份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下发的《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中提出,推进建筑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建设,到2025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这被业内视为推动“光储充放”一体化落地的重要政策,将扩大光储一体机的装机规模。
去年10月份,由宁德时代集成研发的“宁德锂电小镇光储充检智能超充站”正式投入运营,采用全直流微网技术,是把充电桩、储能、光伏电池及电池检测集成一体的标准化智能超充站。
王鹏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不断提升,充电是新能源汽车的刚性的需求,“光储充放”一体化一方面符合国家的低碳减排倡议,使新能源汽车更多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另一方面,基于储能和反向充电技术能够实现削峰填谷,维持电网稳定,有效缓解大规模充电桩用电对局域电网的冲击。
各地也在积极推动“光储充放”一体化进程。去年11月份,陕西省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陕西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提出在西咸新区、西安产业园区开展“光储充放”充电站技术创新与试点应用。今年1月份《浙江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印发,在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方面提出,探索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电网(V2G)高效联动,积极开展光储充放一体化试点。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光储充放”一体化项目有一定的场地要求,需要屋顶安装光伏和配备储能设备,配套电站和充电设施,前期投入成本较高。随着政策逐步落地,“光储充放”一体化作为光伏产业创新的方向,可以更好地发挥出光伏行业绿色产业特点,新能源汽车庞大的应用市场也让其有商业化开发价值。
光储一体机市场刚起步 须尽快形成规模
对于半导体行业来说,“光储充放”一体化所涉及的变换器结构较为全面,为功率器件和新型半导体材料产业带来了新的应用领域。
据第三方咨询公司恒州博智(QYR)调研统计,2021年中国光储一体机市场销售收入达到了3.11亿元,预计2028年可以达到7.69亿元,2022年至2028年复合增长率为12.9%。中国市场核心厂商包括科陆电气、盛弘股份(300693)、精石科技、兴储世纪、北京智源新能电气科技等,按收入计,2021年中国市场前五大厂商占有大约61%的市场份额。
中泰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冬伟对记者表示,由于国内分布式光伏发展起步晚,光储一体机产品主要出口欧洲和美国市场,国内用户侧使用量较低。近两年来,“光储充放”一体化项目逐渐兴起,国内半导体厂商也加大国内市场的产品研发和布局,特别是在功率器件方面,入局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但因为市场刚刚起步,须尽快形成市场规模为企业带来效益。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补充道,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突破500万辆,保有量突破1300万辆,在此趋势下,与新能源汽车相配套的充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潜力正逐步显现。随着光储一体机技术的不断整合与发展,光伏充电站、光伏充电桩建设业务和市场规模将逐渐扩大,“光伏+新能源汽车”应用模式有望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