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啊,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2019-2020年的明星基金经理业绩不如人意?为什么?我最近和很多人交流发现,是A股的股价反应前置了。
(资料图)
过去2019-2020年的那波牛市及再往前的市场,都是业绩兑现,股价再提升的逻辑,是一个基本面驱动的市场。但是2021-2022年,这两年市场更提前地反应了股价。
什么意思?就是消息一出,甚至没有消息只有预期,股价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涨了,等到上市公司业绩的确变好了,按前两年的思路,是不是股价该涨了?非也!股价竟然开始跌了。就是股价似乎已经反应完了,预期已经达到了。
所以过去投资研究,比如10家公司,里面5家赚钱,5家不赚钱,你在5家赚钱的公司里面再选2家最好的公司,你的业绩就可能不错。现在投资跟研究变成这样了,10家公司,2家赚钱,8家不赚钱,结果2家赚钱的公司股价不涨,8家不赚钱的公司因为各种原因,个别公司大涨,等到这些大涨的公司开始赚钱了,股价竟然开始跌了。你说是不是很奇怪?
这两年这是一个纯左侧投资的市场,是预期驱动。在这样的市场中,有没有机会呢?也是有的,我接下来介绍在这两年行情中检验较为有效的左侧投资框架:
我们这次采访的是南方文武贝先生,钟贇。钟贇从2011年就进入了公募基金,2021年加入南方基金,2022年起开始担任南方潜力新蓝筹基金经理,至今已有11年的投研经验。他偏好寻找能有爆发式成长的行业,比如在投资框架上是这么构建的:
行业配置上,他综合考虑逻辑、业绩、政策三方面因素:
逻辑:通过时间、空间、弹性三角度,筛选保持高速成长、上涨空间大、增速较高的行业,比如新能源、半导体、物联网都较好地满足了这三大要素;
业绩:筛选业绩较好的行业,强调业绩与逻辑相匹配,如果有业绩兑现,是对前面成长逻辑的验证,另一方面也会提高市场对行业的风险偏好。
政策:偏好有政策加持的行业,比如新能源现在就有政策扶持,景气度高,时不时也有超预期的东西。
总的来说,这三个要素的关系:逻辑>业绩>政策。一个行业逻辑相对成立时,股价就会开始启动,业绩更多是用来进一步实现股价的正反馈,政策则更多用来锦上添花。
而南方潜力新蓝筹也与钟赟筛选行业的标准相吻合。今年最新披露信息显示,南方潜力新蓝筹的持仓主要是海上风电、储能、光伏、电动车、培育钻石,是后续有机会持续看到业绩兑现的行业,也是政策扶持的行业。
可能有人要问,2022年是储能爆发的元年,2023年储能还有机会吗?
钟赟表示,储能跟海上风电有点像,2022年处于行业爆发早期,股价表现处于逻辑验证阶段、景气外溢阶段。储能行业背后的成长逻辑,主要随着新能源、光伏、风电在发电中的占比不断提升,需要储能平抑峰谷发电,保障电网安全,所以储能需求的确定性是较高的,随着我国“双碳”战略逐步展开,储能的配比也会不断上升,南方潜力新蓝筹的持仓中也有比较重的仓位对储能进行布局。
从细分行业来看,可以分为国内大型储能、海外户用储能。它们都处于爆发元年,后面的空间是比较大的,渗透率也较低,可以持续保持关注。
而对于这类偏成长性产品,采用定投的方式也可以化解中间比较大的波动,长期持有,可能最终能获取比较好的超额收益。
A股价格的提前反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家的投资框架也要跟上,才能跟上市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