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近几年在提倡全民降碳背景下,各界对再生塑料行业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家电类回收产业。目前品牌下游企业在积极响应降碳政策,在产品中主动添加再生塑料或提高再生塑料的占比。除了政策提振外,再生塑料还存在诸多优势,下文将详细分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全球日益严峻的塑料垃圾污染及治理上,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热衷于利用技术革新来实践节能环保。减塑、垃圾分类、回收再生……循环思维正在重塑我们的生活。我国在近几年关于多次重要会议中提到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
品牌企业也在践行自身社会担当。终端品牌企业在积极推广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产品中增加或提高再生塑料的使用比例。就目前来看,家电、汽车等领域表现较为突出,主要因为该类领域回收再利用流程化运行相对成熟,并且资源化利用价值较高。诸如:谷歌 Nest恒温器及智能音箱分别含有75%及70%的再生塑料。微软的无线鼠标Microsoft Ocean Plastic Mouse,外壳有 20% 使用了海洋中回收的塑料。
再生塑料之所以受到终端企业的青睐,主要因为其自身的诸多优势,如:环保属性、性能较好、供应量大、低价优势等。
环保属性成为塑料回收的新出发点
废塑料回收利用的环保属性正日益显现。再生塑料行业自上世纪起源以来,一直是以低价优势吸引客户,但从全球视野看,再生塑料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实践中得以体现。从各国承诺的目标来看,国际上已开始通过包装税、碳关税等强制性措施推动再生塑料应用,再生塑料应用比例在不断提高。
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我国初级形态塑料产量1.10亿吨 ,按照生产1千克塑料释放2.3千克二氧化碳测算(不包含上游原料生产的碳排放),塑料行业至少释放2.54亿吨二氧化碳,约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2%。与原生塑料相比,生产1千克再生塑料的碳排放仅为1.4千克 ,即可减少0.9千克二氧化碳排放,减碳比例达39%。
性能较好,与新料应用领域重叠度高
目前除食品、医用领域外,多数可添加再生塑料。因再生塑料中特级、一级货源的颜色、指标接近新料,所以该类货源在市场中有较强竞争优势。其他低等级货源,多可根据下游要求进行不同比例的添加或改性使用。从PP新旧料下游应用领域来看,均可用于均聚注塑、共聚注塑、拉丝等领域,两者重合度较高。
图 1
供应体量较大,且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图 2
近十五年,再生塑料产量增速可观,为行业奠定发展基石。因再生塑料主要回收使用寿命结束后的塑料制品,从2006年以来塑料制品产量平均增速在8.19%,为再生塑料行业提供充足原材料。再生塑料产量数据上来看,从2006年以来平均增速在7.79%。2017-2019年,再生塑料行业在“禁废令”以及环保督察专项行动影响,供应增速大幅下滑,但伴随企业环保意识的提高,规模型、规范化企业增加,供应再次呈现增长趋势。
从具体数据上来看,2021年家电类再生塑料占比不容小觑,其中再生PP、再生硬胶类产量在200-300万吨,两者占总量的34%左右。
低价优势,助力需求的进一步跟进
从价格走势上来看,再生料价格长期低于新料。我们仍以家电类再生塑料的主要品目—再生PP、再生硬胶为例。近两年PP新旧料价差区间多数维持在700-1500元/吨,ABS新旧料价差区间多数维持在1000-5000元/吨,在一定价差优势下,助力需求的进一步奋进。需要注意的是,2022年新旧料价差逐步缩窄,但在循环政策推动以及制品厂盈利空间缩窄压力下,再生料的优势仍较明显。
图 3
我国是塑料制品产量可观,每年会产生大量的塑料废弃物。废塑料本身有循环利用价值,并且应用领域广、供应体量大、价格低,再叠加上双碳战略的助力,在塑料制品中使用更多的再生塑料是大势所趋。尤其是家电、汽车等回收、加工、利用产业化成熟度高的行业,因此未来再生塑料在前端回收和后端利用方面大有作为,产业内各环节客户也在持续发力,立足于废弃塑料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事业,为形成循环经济产业体系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