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讯以“农业+”为主题的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农业科技交易大会12月9日在广州开幕,600余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和产业大咖线上线下(300959)参会。会上启动的“湾区种质数字港”,构建仅1年就汇聚起了超1000亿条庞大数据的阵容让与会者为之震撼,成为大会首个“焦点”。
去年6月,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下称“科创中心”)牵头与百奥云等平台合作,以丝苗米为试点,向全社会发出征集令,半年内就汇聚了60余家法人单位和个人的近2万份种质资源,经几轮对比筛查,856份核心种质和7000余份关联种质首批溯源编码入库,经过信息检测,发现超60%以上种质资源重复。
截至今年12月,“湾区种质数字港”仅基因组学“单项”就已获取2112万个多态性位点和833亿个基因型数据点,破译了广东丝苗米核心种质资源完整的基因组信息,构建了广东丝苗米高质量“泛基因组”,初步阐明丝苗米品种选育的过程,鉴定了一批控制丝苗米优异性状的关键功能基因和遗传位点,归纳出一批“宏观”视角的遗传育种规律。
“湾区种质数字港”启动后,立即面向全国开放进行2.0扩容,当天就迎来第二批12万份种质资源、数字工具、繁育基地等资源要素加盟。此外,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合成生物学等“BT+IT”智能育种“技术”工具,以及繁育基地、社会化服务等“配套”服务要素也在快速汇聚。目前已有福建、江西、广西等省(区)种质要素入库“湾区种质数字港”。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刘耀光在会上向大家展示了《多基因叠加系统》分子育种“工具”,并第一个报名把这个“工具”贡献给“湾区种质数字港”开放共享。他认为,“湾区种质数字港”类似于智慧大脑,汇得越多、看得越远、能量越大,随着数据指数增加,其“个体验真”“群体匹配”“宏观指挥”“微观服务”的功能将会日益强大。
开幕式上,“十四五”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十大主攻方向“揭榜挂帅”项目竞选大赛中揭榜挂帅团队签署了“军令状”,并为“首席专家谈农技”优秀团队颁证。目前,“首席专家谈农技”直播系列活动已举行了19场,邀请全省51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线上讲解农业全产业链各类实用技术并进行互动交流,累计观看人次达110万。
科创中心主任刘玉涛指出,科创中心将依托三大平台,“点线面”齐发力,为做大做强农业科技创新服务,打造“动力源”。
采写:记者高镛舒通讯员皮小弟杨少苗
审发:陈志龙编辑:杨升华校对:陈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