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普陀区文旅局主办,普陀区文化馆承办的“闺绣——七夕节清代织绣展”近日在曹杨辖区内的普陀区文化馆一楼城市创艺空间开幕。
展览精选清代刺绣衣裙、配饰、云肩、挽袖近百件,采用“一诗一物”的展览模式,从唐宋到明清,从诗词到刺绣,展现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展览以“七夕”为主题,用“七夕与爱情”“盈掌之间”“二尺风华”“云想衣裳”“摇曳生姿”“结络”六个单元,让市民朋友们感受织绣文化的魅力。
在“云想衣裳”单元,展陈了多种样式的云肩,如四合柳叶、对开云肩、八方云肩、条带状云肩等,犹如漂浮在肩头的祥云,云霞映日。
普陀区文化馆工作人员表示,《闺绣》展期正值七夕佳节,古代女性会在这一天乞智乞巧、共乞佳愿。织绣作品汇集了中国古代女性的巧智与匠心,从织绣作品中市民们可以窥见中国人延续千年的浪漫情怀。
馆方工作人员说:“华丽精致的各种丝线自点线面交织在一起,传承数千年,让传统文化绣于布面之上,就像是一件随身穿着的诗意、雅致‘画卷’。”
现场诸多刺绣展品中,最特别的一件属于“二尺风华”单元的《清代盘金绣花蝶诗文挽袖》,挽袖节选了唐代诗人杜甫的两首诗词。一只挽袖绣字“美花多映竹,好鸟不归山。”落款绣“子美”,即杜子美;另一只挽袖绣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落款绣“绀云”,指乌黑的秀发,或为年轻女子。
策展人陈菲温婉地说道:“这件挽袖从色彩、工艺或经济价值而言并非最出众的,但却是我珍爱的。或许这位古代的无名绣娘与我一样都是杜甫的‘粉丝’,才能跨越时间来相遇。这件作品和我收藏的诸多织绣品藏品中一样,都是从诗词中找到灵感,力求展览融情于景,让观者产生共鸣。”
开幕现场,普陀区文化馆邀请了服饰织绣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访谈,对织绣文化及其传承弘扬进行研讨。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中国服饰史研究专家高春明从服饰史与非遗传承和保护的角度,谈及清代织绣代表的文化符号、历史印记以及陈展意义。他表示:“此次织绣藏品展是不常见到的,由于丝织品难以保存,较之于青铜瓷器等文物,丝织类文物能够留存于世的藏品十分稀少。”
而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顾绣专家包燕丽则选用织绣艺术的角度,为市民解读了画绣与日用绣的关系,以及展品的艺术价值。她认为,本次展览的百余件藏品以精细的日用绣品为主,呈现了彩绣、打籽绣、锁绣、缂丝等多种刺绣手法,有一定的艺术成就。她说:“比起博物馆里精致的艺术藏品,这些日用绣与百姓的生活更加贴近,结合诗词的文化宣传,能够为市民们带来很好的文化享受。”
据悉,展览将在普陀区文化馆(上海市兰溪路138号)展出至9月15日(每天9点至16点30分,周一闭馆),免费对市民开放。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